端午“粽”飘香,仲夏情深深

2023年6月7日下午,我参加了由南京农业大学瑞华励志公益社团、伯藜学社、唐仲英爱心社的成员联合举行的端午联欢活动。浓情话端午,文化共传承。

活动刚开始,宫佳老师做了简单的致辞,提前祝愿大家端午安康,也祝福我们考试顺利。

端午节当然少不了粽子,咸香的鲜肉粽、细腻的蜜枣粽,又或是蛋黄粽、白粽子,哪款是你的最爱?别担心,食堂阿姨都准备好了:翠绿的粽叶、飘香的肉馅、雪白的糯米、金色的蛋黄、鲜红的蜜枣……阿姨们灵巧的手将不同的食材结合在了一起,一个个饱满的粽子就诞生了。我们就这样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观摩学习,认真为包粽子比赛做准备。阿姨的教学声,大家的交流声,碗盆的碰撞声,声声入耳,是浓浓的生机。

之前我们已经进行了简单的分组,学习结束后包粽子比赛就正式开始啦。卷粽叶、放馅料、捆粽子,大家的动作越来越熟练,包的粽子也越来越好看。比赛结束后,每个小组都端出了满满一盘粽子,我所在的小组更是在卖力地夸赞着我们的粽子,希望得到阿姨的青睐。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最后由食堂阿姨投票选出了最好的一组。粽子口味虽多,但当时的欢乐只有一种。

巧手织香囊,随香入端午,我对端午节的香囊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接下来的制作香囊活动深得我心。穿针引线间,流转着双手的温暖和无限的情谊。制作完成后,我们相互赠送了香囊,香囊中放入了对对方的真挚祝福,传递了满满的祝福和清香。

“端午知识知多少,我来考你好不好”在我们做香囊的同时,主持人进行了端午小知识提问,各小组成员摩拳擦掌,时刻准备抢答。历史知识、传统习俗、诗词歌赋,在有趣的互动中我对端午节更加了解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根。“在一个个的问答中,我仿佛来到了历史的长河中,纵观古今,端午节就像一条纽带,连接着历史和当下。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明媚热烈的阳光,空气中浮起的热浪,阵阵的蛙叫蝉鸣。年年岁岁过端午,岁岁年年粽飘香,我很高兴参加了这次三社团端午联欢活动,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聚集在一起,在离家千里的地方给了我家一般的温暖。浓浓的节日氛围,融融的活动气氛,让我提前过了一个特别的端午节,是烟火气,也是归属感。时间在变,不变的是大家的深厚友谊。五湖四海,相约逐梦路上;共同奋进,一起谱写荣光!

文字来源 | 周添添

图片来源 | 南农唐仲英爱心社

编辑  |  周添添
初审  |  王妹娜
终审  | 邓艺萱 朱楚怡

 

医路昂扬,让爱飞翔 复旦大学仁己社 医路昂扬项目团队

医路昂扬项目致力于提高大众的医学健康知识水平,尤其面向老年人群体,通过趣味科普与宣讲互动的形式填补易被大家忽视的医学常识,助力健康社区建设。团队志愿者多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本科生,大家希望能够借此发挥专业优势、承担社会责任、践行医学使命。

图1

项目伊始,团队便关注老年人群体,尤其是独居老人的生活健康和精神状况,着力用医学知识为他们提供陪伴与帮助。近几年来,仁己社及项目负责团队开拓了健康宣讲的新形式,希望能够覆盖更多老年人。

2023年春天,我们与更多枫林校区附近的社区取得了联系,并根据季节时令和相应社区老年人需求确定宣讲内容,如秋冬季饮食与调理、预防脑卒中、养生穴位的按压、甲流的预防等。

图2

健康友好社区的共建者

研究显示,手指操、脚趾操是有效预防认知症的干预手段。借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老师们精心制作的手指操视频,志愿者们在宣讲开始前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趣味手指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在座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跟紧节拍、兴致勃勃。

而对于有轻度认知障碍症状的老人,我们会予以特别关注,一对一进行演示指导。2019年以来,上海市民政局逐步推进认知症友好社区建设,走在了全国社区建设的前列,可喜于上海市对认知症的密切关注之外,我们自觉大学生更应该走出象牙塔、切实在助力社区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3

急救知识宣讲的践行者

中风120、海姆利克急救法、CPR……这些医学中的基本急救概念对于多数没接触过的听者们来说很是新鲜,大家在宣讲现场热烈地讨论着。跌倒后怎么办?吃饭时突发噎食怎么办?这些事件较为常见,但对老年人来说却是严重的潜在威胁。在“社牛”主持人的引导下,大家各自介绍了生活经验与个人见解。宣讲活动最后,主持人总结要点,并向大家介绍了专业应对措施。

图4

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参与者

中风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头号通缉犯,但其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远,因此,中风的宣传与早筛意义重大。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借着这个有意义的节日,我们在5月底前往社区开展了中风一级预防的主题宣讲。结合健康知识小竞赛等趣味活动,宣讲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老年人群体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的防护与保健意识。

图5

2023年春季学期,医路昂扬项目团队规划并开展了多次健康知识宣讲活动,志愿者服务时长累计超过60小时,服务超80人次。愿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在健康宣讲的道路上“医”路昂扬!

 

文字丨江秉谦

图片丨图1-4为志愿者供图;图5来源于网络

浙大爱心社举办“大手牵小手”活动帮扶经济落后地区小学生

五月,山水翠意盈,纤云初散处,花香渐浓时。2023年5月5日至10日浙江大学学生爱心社分别在丹青、蓝田、云峰三大学园以及文化广场进行了“大手牵小手”的活动宣传。

“大手牵小手”是爱心社品牌活动“爱教三部曲”的第一环节,旨在呼唤更多富有爱心的小伙伴们,为留守、困难的孩子们搭建援助平台,向浙江武义、江西泰和两个地区的贫困小学生进行帮扶,完成他们的心愿,助力他们成长。

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与小朋友建立长期结对帮扶,聆听他们的声音和愿望,实现他们的心愿,陪伴他们成长;二是“心愿墙”以及“图书角建设”的物资捐赠环节。同学们可以摘下小朋友的心愿卡,实现他们的小小心愿;或是捐赠书籍,在传递知识、祛除蒙昧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以及对世界的思考。

活动过程中,爱心社摊位前来咨询、参与活动的同学们络绎不绝。同学们积极地参与长期结对并踊跃地捐赠物资。现已有一百多份心愿卡被摘下,收集到书籍、文具、体育用具等多种物资。同学们的爱心即将启程,为孩子们带来知识与力量。

(周歆仪,浙江大学学生爱心社外联部)

大手牵小手文广现宣摊位

孩子们的心愿卡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爱心社的新学期第一次全社例会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值此阳春三月,我们迎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爱心社的新学期第一次全社例会。

会议第一项,社团全体成员及基金会老师、仲英青年学者共同合唱基金会会歌《爱的一家人》。“我们肩并肩,将幸福撒播,我们心连心,让爱心传承。”嘹亮的歌声在空中回荡,温暖的歌词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窝,也激励着每一位唐爱成员为公益事业不懈奋斗。

 

 

会议第二项,各部门工作总结。各部门负责人就寒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分析其中不足,探索改进方法,并对新学期的活动做出大体规划,其中“手拉手活动”、加强各部门合作、家文化建设等等都是各部门负责人频频提到的重点内容。

会议第三项,宣布2022-2023学年年度优秀志愿者名单,共有15名同学获得此荣誉称号。“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将温暖散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将爱心传递到社会的四面八方。

 

紧接着进行会议第四项,社长团代表计帅彤发言。计帅彤同学先是对基金会老师及仲英青年学者表达衷心的欢迎及感谢,然后对寒假系列活动进行回顾总结,对社团成员予以充分肯定,并对新学期进行展望。她说到:“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希望大家可以传递一份光,散发一分热,坚持我们所热爱的事情。”

 

 

最后,基金会老师孔祥秦老师、沈永锡老师及仲英青年学者王婷婷老师进行发言,为本次会议画下了圆满句号。

沈永锡老师对新的一年国内疫情好转、全面放开情况下社团的发展予以殷切期望,并指出大学不仅仅只是学习,在学习之余,大学生还应重视自身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大学是一个犯错成本低的时期,大学生应勇于尝试,敢于犯错,勇于表现自己,唯有此,才能够发现自己的才能,展现自己的才能,成为更好的人。

 

 

孔祥秦老师则就增强社团凝聚力、重视宣传工作、进一步推进手拉手活动等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孔老师指出,社团成员应增进彼此间交流,同时应增进与老师的交流,主张同学们应敢于认识陌生人,敢于开拓。其二,孔老师着重强调了手拉手活动的重要性,并分享了自己与同学们一起进行暑期手拉手活动的宝贵经验和收获,同时老师还对教案编写提出调整意见,并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手拉手活动。最后孔老师说到,他一生最美好的时期就是本科时期,这是一个年轻有朝气的时期。孔老师希望唐爱成员,特别是大一的同学,能够珍惜时间,不负韶华,用拼搏奋斗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绚丽篇章,让本科时期成为自己人生路途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最后,王婷婷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于本次会议的感想及收获,并鼓励同学们要目标高远,敢想敢干,重视并加强数理基础,同时,王老师积极为同学提供学习方面的帮助,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与温暖。

 

 

此次例会是我们告别疫情后的首次全社例会,不仅是对上学期及寒假工作的总结反思,更是我们的新起点。我们相信,新的一年,在各位老师及每一位唐爱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社团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郑芳欣    图/谢文靖

浙大爱心社举办“大手牵小手”内建活动

2022年11月26日,浙江大学学生爱心社在西1-211教室举行了第一次”大手牵小手”内建活动,旨在锻炼同学们的技能,分享经验,帮助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学生。

活动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的周宵老师为做了题为“留守儿童交往技巧”的专题讲座。老师围绕留守儿童心理与行为特点、留守儿童人际交流特征、如何与留守儿童开展互动等话题向同学们介绍了留守儿童的情况;同时,老师分享了他和一些留守儿童的交流经历,让同学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应当如何与留守儿童交流。

接下来是大手牵小手活动负责人发言。负责人介绍了“大手牵小手”的含义和价值,阐明结对帮扶、捐献物资的意义。随后,两位回访和暑期支教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江西泰和、浙江武义地区的当地情况以及回访和支教的经历,当她们生动形象地分享她们和小孩子的一些有趣的经历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地听讲并积极地和演讲者互动。

最后,为帮助同学们互相熟悉,内建的文体部开展了交换名字的小游戏,邻座的同学互相记住名字,然后主持人随机抽到一名同学,根据主持人指令,迅速报出前后排或者左右做同学的名字,答对次数多的同学或者小奖品。同学们积极参与,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大手牵小手”是爱心社品牌活动“爱教三部曲”的第一环节,旨在和更多富有爱心的浙大人一起,传播我们的爱心。这一次的内建活动,让大家更加熟悉了“大手牵小手”这个活动,也锻炼了大家和留守儿童交流的技能,培养了参与者之间的友谊,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各位同学感到对“大手牵小手”这个活动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感悟,帮助有困难的孩子的信心和决心也增强了。在这次内建活动之后,我们一定可以更好地把爱心传播给浙江武义、江西泰和、贵州重安镇的那些留守、困难的孩子。

 

周宵老师讲座

项目负责人郑馨发言

 

黄怡凡同学分享武义支教情况

邓佳怡同学分享江西泰和支教情况

同学们积极参与游戏

                                                                                    撰稿:夏振洋

摄影:鲍绪萌

春风如醇酒——安徽大学仲爱社社员大会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辛丑牛年的奋斗尚历历在目,壬寅虎年的新春又翩然而至。2022年3月9日星期三下午,仲爱社社员大会在理工A楼报告厅召开。本次参会人员有唐仲英基金会指导老师尹民老师,安徽大学生学生处邢冰老师,社团指导老师张睿和安徽大学仲爱社全体社员。由于疫情,大三大四及龙河和蜀山的同学线上参加。

同学们在听工作汇报

14点30分,会议准时开始。仲爱社前任社长王德勇在线上向全体社员作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从年度概况、工作回顾、制度修订、未来展望四个方面展开。报告回首过往,开拓创新,将公益精神进一步传承与弘扬。接着,财务部前任部长魏博作社团一年内财务状况汇报工作。

尹民老师讲话

在此之后,由指导老师尹民向我们介绍了唐仲英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活动,以及创始人唐仲英先生的有关事迹。同时尹老师也表达了对广大社员的美好祝愿,他表示要进一步建设唐社的家缘文化,将公益精神与工作经验不断传递下去。演讲结束后由尹民老师颁发上界服务团队聘书。

 

 社长和团支书发言

张睿和刑冰老师发言

接下来现任社长陈慧娟作就职演讲,她对当前工作做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工作做了详细规划,同时,陈慧娟社长积极听取同学们的反馈意见,开创社长信箱,积极采纳同学们的意见,使社团越来越好。接着,团支书刘怀远讲话,他强调要将思想教育活动的工作方法进一步创新,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在他发言之后,指导老师刑冰老师和张睿老师也发表讲话,表达了对社团日后发展的期望和对一些不足的指正。之后由刑冰老师为获奖的优秀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其中由优秀社员代表——“爱心之星”王绪学长向我们分享了他在社团四年来的感想与收获。


优秀社员

大会将近尾声,通过视频,我们聆听了唐爷爷的谆谆教诲。虽然唐仲英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精神将被我们代代传承。大会的最后,全体成员合唱社歌《爱的一家人》,歌声回响,引起众人的情感共鸣。

合唱社歌

本次社员大会圆满结束,新一届仲爱社成员将始矢志不渝地坚持公益初心,牢记“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社团宗旨,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将唐缘永续,让爱心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