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苏东坡先生如是描写着口中的月饼,充满了想象和童趣。9月25日下午,阳光正好,北京大学仲英公益协会的成员带着满满的期待、兴奋和激动来到了北京阳光天使特训中心,一起动手制作属于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月饼,一起品尝这其中的“酥和饴”,这味道一定会久久留在舌尖,萦绕在心间。
初见·陌生与紧张
第一眼见到孩子们,陌生而熟悉,陌生是因为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这些孩子,有点紧张,不知道怎样去呵护他们,生怕一不小心碰碎了他们脆弱的心灵,熟悉是因为带着满满的爱,他们就是我们的朋友,最想用心对待的朋友。为了不打扰他们的训练,我们先自己准备着,布置教室,准备食材。做月饼对我们来说是第一次,也是陌生的,是茫然的。大家认真地对照着操作流程练习着,揉面,夹馅刻模,由起初的笨拙一点一点进步,希望能够把最好的样子展现给小朋友。

陪伴·热闹与快乐
小朋友们陆续地走进了教室,突然见到很多陌生的面孔,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哥哥姐姐们细心地给他们戴上手套,示范给他们看,慢慢引导他们去触摸,消除心中的疑虑,克服触觉敏感的障碍,将面团拿在手中玩捏,然后加入豆沙馅,包好后,放进模具。孩子们使劲地去按压,当成型的月饼从模具拿出来的那一刻,他们笑了,这是属于他们的成果,是最完美的一个。月饼很香很甜,妈妈和孩子一起分享着自己制作的月饼。这间小小的屋子里,有人在和面,有人在调馅,有的小朋友开心地品尝着,有的小朋友认真地学习挤压模具,妈妈、老师、哥哥姐姐一起陪伴着他们,耐心地指导他们,热闹而温馨,真希望时光永远定格在这一刻,永远的开心快乐!

离别·不舍与祝福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就到了离别的时刻,与老师们合影完,再次看到她们与孩子们一起玩耍,回首看到墙上的”北京大学仲英公益协会“这几个字时,一股暖流顿时涌上心头。希望多年后孩子们还能够回想起这个温暖的小教室,这个甜甜的下午,有月饼,还有一群可爱的哥哥姐姐。我们的陪伴是短暂的,幸好还有耐心的老师,还有一直在身旁的爸爸妈妈,他们未来的日子一定是阳光明媚的,就像这个下午一样。

回味·感动与欣慰
彭欣:第一次做月饼,第一次接触星星语儿童,有点笨拙,有点不知所措,但是很欣慰很快乐。不知道为什么,见到他们,总想把最灿烂的笑容给他们,也许他们生来就应该是被给予更多阳光的,就应该是被守护的天使,感谢这群阳光天使们带给我们一个温暖难忘的中秋,祝福他们未来的日子依旧充满阳光!
金琛:跟孩子接触就像与儿时的自己沟通,他们的好奇,顽皮与机灵都让我倍感亲切。相互接纳,便创造了最美的时光。
梁宇:和小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很开心的。虽然是星星语儿童们,但他们就像正常孩子们一样爱玩,或怕生或喜人,会哭也会笑。当帮助他们用那小小的手戴上塑料手套的时候,整个人都被他们那纯净的眼神融化了。陪伴他们的一下午真是太短暂了,希望他们的世界永远充满爱!
胡靓婧:星星语儿童其实跟我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的区别,他们只是更加敏感,更加脆弱,也更需要我们的理解。他们从一开始的恐惧,到后来的融入甚至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做出成型的月饼,都让我们感受到由衷的欣喜和动容。同时,我们从活动中感受到的满满的欢乐绝不亚于他们,期待更多这样的活动~
裴蕾:很欣喜,看到小朋友的小手套在大大的手套里萌萌的样子,看到他们能够亲手按下模具,拿出各样的月饼棒棒哒~百感交集,觉得自己对他们没有很多了解,不知道他们会对这些动手的活动有触觉上的问题,但是有一个小朋友在妈妈的鼓励下成功“为妈妈”含着眼泪拿起月饼的时候是万分感动的!很感谢,感谢我们是一群健康的人,觉得自己要更加珍惜更加爱健康的自己,要做善良的人*^_^*
何愉淇:兴奋,期待,是我对活动的最初想法。经历了一下午,对孩子们从最初的不了解到最后离别的不舍,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快乐。看到孩子们努力地去克服身体上的不适,为了自己也为了爸爸妈妈一点一点进步,真的很想用心去呵护。我想这就是这次活动的意义吧,活动虽有期限,但爱意无限。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些孩子的成长,以一颗耐心包容之心铸就他们的温暖小窝。
阿不都维力:星星语儿童,当他们笑时,你也会跟着笑出来,甚至你会觉得全世界,甚至连你面前的月饼都在笑;当他们哭泣时,你会觉得没有比这个更惨的了;当他们沉默时,就连你也会沉默下去……

北京大学仲英公益促进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