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启航,以梦为马——记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15年7月9日,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40名社员在学生处指导教师周乾坤老师,爱心社社长吴俗和三位副社长的带领下踏上了开往舒城千人桥中学的大巴车,开启了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旅。

此次暑期实践主要包括支教和调研两个部分,支教时间为两天,调研一天半,最后留出一个上午的时间开展社员间的素质拓展活动,活动总用时五天。为了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能够圆满完成,在活动的筹备阶段,40名社员便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他们反复进行试讲与调整,只为向千人桥中学的弟弟妹妹们传递梦想的力量与爱的鼓励。

微风拂原,书香弥漫

7月9日上午十点,所有社员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后抵达了千人桥中学,经过了简单的休息调整后,下午两点正式开始了针对高二升高三学子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共分为心理辅导,语数外,文科综合 ,理科综合四大板块,旨在和弟弟妹妹们分享各科学习方法、以缓解弟弟妹妹们的高考复习压力。社员们都在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弟弟妹妹讲述自己的身心体会与备战高考时的技巧。他们或在讲台上妙语连珠,或走到讲台下和舒城准高三的学子们进行亲切的互动。七月的风中虽夹杂着些许燥热,可是社员们和学子们的心中却都洋溢着快乐。一间又一间教室里书香弥漫,知识所带来的馨香抚平了学子们心中的焦躁与不安。

随着7月11日上午11:20下课铃声的响起,所有的支教课程都结束了。千人桥中学的学生和爱心社的社员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社员们依依不舍地与千人桥中学的学生告别,并相约明年再来。两个不同的群体因为爱与梦想而连接在一起,他们在诗酒的年华里共赴这场盛夏之约

情系三农,温情调研

调研模块开始于11日下午三点左右,此次调研的主题为:舒城县对于耕地的使用情况。
所有的志愿者被分为了三个小组,分别在周老师、社长吴俗和副社长祝煜的带领下前往学校周边的村落调研。舒城县的村落相对分散,需要走很久才能寻到几户人家,因此调研进程进行的比较缓慢,但志愿者们丝毫不松懈,依然按照原定计划坚持进行走访调研。

7月12日,志愿者们又进行了一整天的调研活动,遇到了很多热心群众,大部分都很配合志愿者的调研工作,热情地回答关于土地利用方面的问题。其中,很多当地农民并不识字,而且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对于双方的沟通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大家都迎难而上,耐心地与居民进行交流。经过为期一天半的努力与坚持,社员们最终圆满完成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调研活动。

盛夏流年,携手并肩

随着支教活动和调研工作的结束,按照原定计划,7月13日上午就是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社员们的素质拓展活动的游戏时间了。素质拓展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couple组合T台秀、吸管传指环、撕名牌大战。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T台秀。社员们各种搞怪逗趣,像“千斤组合”,“公主抱”都是很典型的例子。尽管夏日炎炎,但是每个社员们都非常的开心,因为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队友的关怀和团队的力量。下午13:50社员们乘车返回安徽大学校区,这也标志着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落幕。

虽然整个活动只有短短五天,但是志愿者们从活动之中收获到了很多东西,在上课中变得更加自信,在交流中变得更加活跃,在调研中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并且给他人带去爱与美好。

 

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文秘处供稿
撰稿人:李家慧,石倩倩

西北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助跑驿站”爱心活动完美收官

2015年7月1日星期三,持续将近一周的阴雨天终于过去,久违的阳光暖暖地照耀于大地。西北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于今日干劲十足的开展了“助跑驿站”的收官活动。

“助跑驿站”是唐仲英爱心社从三月二十三号开始举办的活动,活动主要是帮助夜跑的同学看管书包水壶及其他随身物品,让他们能在操场上更加安心的锻炼身体。活动至今已经过去了四个月,共有3873位同学在助跑驿站寄存了6448件物品,成绩可喜,但仍需要我们继续努力,让更多的同学知道、了解助跑驿站,所以在这学期的最后,我们举办了助跑驿站的收官活动,既是宣告这学期助跑驿站的结束,又是为助跑驿站宣传让下一学期的回归拥有更大的力量。

清早,收官活动就已经蓄势待发,我们在一号楼前设置了宣传摊点并准备了两块宣传板,一块是收集同学们祝福的手印板,另一块则是为夜晚准备的荧光宣传板。到了中午高峰期,志愿者们在播放社歌吸引人流的同时,热情的向路过的同学们发放传单介绍助跑驿站的收官活动并邀请他们在手印板上留下自己的手印,给尚且稚嫩的助跑驿站一份祝福。看着原本洁白的海报渐渐的被大大小小的印记覆盖,我们对助跑驿站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太阳渐渐垂落不见,天空多了几丝流云,飘散在皎洁的明月四周,如梦如幻,时间也终于跳到了八点。收官活动准时在东操场旁展开,志愿者们着社服,分工合作井然有序,摊位旁的手拉音响执着的播放着社歌欢迎夜跑的同学们到来。当晚的收官活动我们增加了两个平常没有的特色环节,空壶打水以及西大纪念明信片赠送。随着来往的同学渐渐增多,地板上有序摆放的水壶也慢慢增加,提着水壶去打水的志愿者的身影越加频繁,登记表上的数字也悄悄增长,一切都忙碌而有序的进行着。时间缓缓流逝,随着最后一件物品被取走,助跑驿站收官活动也落下了帷幕,志愿者们收拾好桌椅后在东操场放飞了代表唐社十三岁的十三只孔明灯,既为下学期的助跑驿站活动送去祝福,也为本学期助跑驿站的结束划了一个最美的句号。

四个月,我们经历了助跑驿站的从无到有,陪伴着它一步步趋于成熟,见证了它每个晚上为越来越多的同学们带来便利。这个夏天的最后一场告别,我们留给了助跑驿站,我们期待着它更加美好的未来,也期待着西大唐社,更加美好。

 

西北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供稿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记西北大学唐仲英爱心社2011级毕业生欢送会

每年的6月都有一个属于终点和起点的故事。这个终点,不是结束,这个起点,不是忘记。

2015年6月27日,孔老师、欧老师和已经毕业的吕悦学长、张进学长、李腾学姐和西北校友会的学长们,应邀参加了我们西北大学唐仲英爱心社2011级毕业生欢送会。在前任社长张倩学姐的带领组织下,各位毕业生从学校或从实习单位赶过来,大家欢聚在一个带厨房的桌游馆,举办了一场欢乐温馨的欢送会,这一刻,大家只有一个身份,就是家人。

在张倩学姐的主持下,简单的介绍之后,活动就开始了。前一天大家各自报了一道各自拿手的菜,下午学姐学长们去超市采购材料,紧接着,一场厨艺秀就开始了。

整个做饭过程由我们“社团男神”欧老师主厨,欧老师刀工一流,做菜讲究“色、香、味”,在有限的调料和食材下,欧老师做出了极具美味的几道菜,将聚会气氛推向了高潮。

与此同时,几位学长学姐也准备各自事先报好的菜,随着一道道菜的出锅盛盘,香味也飘满了整个房间。

楼上的小伙伴们有的在玩桌游,有的在唱歌,有的在打麻将,一家人聚在一起,这个感觉可以用一句话形容:我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但彼此依靠。

终于,准备完最后一道菜之后,开吃啦!举杯共饮,开始狼吞虎咽。大家边吃边聊边玩游戏,真的是好久没有这么开心的撒欢的玩过了,也只有在爱心社才能这么放肆欢乐。

因为,我们在爱心社。

接近尾声,孔老师给毕业生简单的讲了话。感谢孔老师一直以来的帮助和支持,孔老师的话总让人获益匪浅:不论你现在处于何种境遇,以后会遇到什么,都要相信,未来是美好的。谢谢孔老师。

接下来欧老师和大家讲了话。从刚开始的欧老师到现在的欧大,一直把欧老师视作社团的老师、家长、兄长、朋友。无论我们在哪里,欧大永远是一个家的归属。谢谢欧大。

接着西北校友会的学长们也进行了发言,欢迎新的成员加入西北校友会,并且给大家发了全国各地校友会的联系方式,确保大家不会失联。

最后大四的学长学姐轮流讲了话,对爱心社,对老师,或者对自己的一个总结。因为在爱心社,所以收获了类似亲情的友情,也因为在爱心社,所以一点一点,都不遗憾。

愿所有学长学姐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爱心社,永远是家。

 

西北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供稿

 

西北大学唐仲英爱心社特殊教育学校之行

今晨,烟雨蒙蒙,西北大学唐仲英爱心社的两位社员和六名志愿者前往周至特殊教育学校为他们送去我们用爱心义卖获得的资金购买的水杯。

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周至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在轻灵的烟雨里尤显静谧。

在刘羽老师热情的迎接之后,六个志愿者们分别进入六个班级和学生们一起上课,在课堂上和他们一起和老师交流,互动,为他们带去一些欢笑。

这些孩子们让我们发现了意外的惊喜,他们或许言语不畅通,但情感真挚而单纯,也许他们肢体不够协调,但他们有不一样的天赋,丝网花,绘画,手工品,他们用那些让人惊叹的作品展现着他们的聪慧。

下课之后,老师们将各个班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给他们每个人都发放了一个杯子,他们高举着杯子笑容灿烂。

在他们午休时,社员和志愿者们踏上了返程,结束了此次活动。

其实,我们做的不多,只是一些很微小的关怀,但他们已经足够开怀,我们不仅仅只是为了给他们一些帮助,而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过我们的活动了解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关注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能够给他们多一些的关怀,多一些的帮助。

 

                                                                    西北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供稿

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被评选2014-2015年度“最佳贡献社团”

近日,山东大学2014-2015年度社团年终答辩评比结果的公示,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被评选为年度“山东大学年度最佳贡献社团”,为社团本年度的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点。年度社团年终答辩评比6月初启动,通过材料评审和现场答辩从全校所有志愿服务组织中评选出优秀社团,进行交流表彰,仅评选出一个“年度最佳贡献社团”。

在公开答辩现场,唐仲英爱心社团支书张荻围绕社团“定义爱心社团新模式”的年度目标,从活动的梳理与再创新和内部文化的新发展两个方面介绍了社团的发展状况。在校内,社团宣传公益新主张,倡导校园正能量.举办“‘诚信状’体验式活动”,在为期21天的活动中,163名体验者共早睡131.5h,早起621h,学习998.2h,背了4695个单词,做了3900个仰卧起坐,跑步共363200m;在社区,社团提出“U to C”模式,在文华园启动“长者学院”项目,开发“大学课堂进社区”和“老年人选修课”活动。目前已拓展7个项目,受益人数近400人;在挂钩县,社团完善长效帮扶机制,为贫困地区的学生建立“唐爱驿站”。捐赠图书224本,邮票等共300份,运动器材50余件,共同助梦成长;内部文化发展方便:社团进一步规范化,出台《志愿者管理条例》和《网络管理条例》,让社团运行更加规范;同时,建设新社员培养体系,启动“扶瑶计划”。不足1个月的时间里,12个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约2000人参与进来。孩子们在传播公益理念的同时,也在活动组织中收获成长。

一年来,在唐仲英基金会和山东大学学生工作部的指导下,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活动数量比去年增长两成。其中“心系商河,伴你成长”项目从全国1524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同时社团还取得“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铜奖”、“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山东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十佳团队”“社团风景线一级立项”等荣誉。在媒体宣传方面,本学年我社共发表30余篇共五万余字的新闻稿,500多条共14万字的微信推送。

“山东大学年度最佳贡献社团”是对社团的鼓励和鞭策,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将继续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完善创新,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用点滴爱心成就美好。

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供稿

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记西安理工大学唐仲英爱心社集训队结训大会与暑期支教宣讲会

六月十八日下午五点,爱心社结训大会于多功能报告厅顺利召开。与会老师有郭老师,孔老师,社长曹喆,以及各社团成员。

大会第一项,大家集体唱基金会会歌,歌声温馨暖人,视频里唐爷爷慈祥的笑容打动了每一个人。大会第二项,播放集训队视频,视频凝聚了大家二十几天的点点滴滴,教室培训,集体跑步,牙签传递橡皮筋,食指托竹竿,绑腿跑……大会第三项,孔老师和郭老师向优秀队员、教官、团队颁奖,并与他们亲切合影。

大会第四项,曹喆社长声情并茂地进行了暑期手拉手动员,她参加了两次暑期手拉手活动,她有一句话使人印象深刻,“重要的不是短短五天能改变什么,而是你的行为,就定义了他们心中的大学生形象”。大会第五项,郭老师和孔老师发表讲话。郭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了大学期间锻炼的重要性,以及暑期手拉手活动对大学生的人生意义。孔老师则谈了讲课的技巧,他提醒大家不仅要认真讲课,还要认真听别人讲课,从他人讲课过程中学会怎样和学生们互动。大会第六项,集训队负责人柴宝讲了暑期手拉手课件方面的注意事项,并且分享了去年暑期手拉手的一些经验。最后,曹喆社长进行总结,至此,此次大会圆满结束。

集训队让每大家强健了身体,提高了合作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而结训大会不仅对集训队进行了总结,并且让大家对暑期手拉手有更强的憧憬,同时也提醒大家要对暑期支教做好充分的准备。

 

西安理工大学唐仲英爱心社 文宣部:宋格

图书漂流 让爱传承——记苏州大学爱心学社图书漂流晒书会活动

6月17日下午1点,由美国唐仲英基金会苏州大学爱心学社主办的图书漂流晒书会活动在苏州大学本部图书馆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秉承爱社“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公益理念,以以物换书的形式加以创新,一改往年格式化的无偿捐书模式,在图书漂流的同时,呼吁同学们捐出文具书籍并由本社参与暑期实践支教活动的同学带给安徽蚌埠的孩子,吸引来了许多有兴趣的同学。

晒书会的前期准备是从5月末开始的收书活动,这是苏州大学爱心学社的一项传统公益活动,主要任务是在毕业季向毕业生收集各类书籍,今年的宣传工作效果不错,经过三天的收书,我社共收到1563本图书,其中大多是教科书,也有各种参考书以及课外书,此次收书书量大约是去年的1.5倍,这体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爱心活动中来。

然而,书量大也给搬运书籍的志愿者带来了困难,不过17日的一场小雨也没有浇灭活动的热情,晒书活动还是在1点准时开始。许多同学过来咨询,志愿者们耐心的给他们解释我们的活动情况。现场同学都很热情,有的同学用心准备了许多捐赠的东西,有铅笔、橡皮、本子、削笔刀……也有的同学没有准备什么东西,当即打开书包捐出了笔袋里的几只笔,还有的同学热心地在明信片上给孩子们写下自己的祝福。

6月18日下午5点,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剩余书籍被收藏好供同学借阅,晒书会活动终于圆满结束。

这次活动总体上来说非常成功,一方面与往年相比形式新颖独特,以“换物”为中心思想。让同学们找到需要的书籍的同时也传递了一样的爱心,一样的感悟、一样的默契。图书漂流,不仅仅是书的旅行,更是爱心的接力,爱心学社的社员和志愿者们亦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推广更深入人心的公益,以青年人的视角,做可持续的公益。

 

苏州大学爱心学社办公室供稿

且歌且行,相伴馨心——记四川大学馨心社2015年“辞旧迎新”晚会

6月14日,由四川大学馨心社主办的长达五小时的2015年“辞旧迎新”晚会于下午两点在望江文化活动中心二楼音乐厅举行。此次晚会的目的在于欢送馨心社2011届学长学姐,笑迎2014届学弟学妹,增进社团成员的彼此了解,交流经验,分享感动。

6月14日早上7点30分,馨心社部分社员在江安校车站集合,并乘坐校车提前到达望江文化活动中心二楼音乐厅进行会场布置,设备检查。上午9时,所有部门人员到齐后,开始配合灯光调控进行紧张的舞台排练。与此同时,在文化活动中心201教室,2013级联络部王晓璇主持了毕业生交流会,已毕业的优秀社员为即将毕业的社员分享工作经验、交流感悟。交流会思想的碰撞与火花彰显了馨心社社独特的家文化。

晚会人员进入文化中心音乐厅等待晚会正式开始

13:30所有晚会人员进入已布置好的会场,14:00“辞旧迎新”晚会正式开始。由13、14级准备的开场舞气度恢弘,节奏有力,立刻吸引住了观众的注意,大家对节目颇具期待。

曾老师上台致辞,并对毕业生表示真诚的祝福

四位主持人致辞,宣布晚会正式开始,并邀请了馨心社原负责人曾桂秀老师上台致辞。随后馨心社家人给在场来宾呈现出一场视觉盛宴,蒋伟和王星玮温情的独唱,在即将离别之际唱出对馨心的告白,思恋与不舍;各部门的节目更是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组织部的舞蹈整体流畅,男生统一着黑裤黑衣,女生则穿旗袍。开始帅气的走秀到后来男女共舞,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直接带动了全场的气氛。宣传部的跆拳道舞舞出馨心接班人的青春活力,加上别出心裁的玩偶剧和广场舞,给在场观众带来了欢乐与感动,反映出他们排练的付出和努力;策划部,联络部,秘书处,馨云公益的舞台剧,有对青春的回忆,有对历史的重描,搞笑,轻松而有趣;财务部的演唱,也是让人笑声连连;长然搞笑团队的小品,更是用生动的表演和夸张的剧情逗乐全场。除了节目以外,晚会上还出现了一些“意外”,将全场气氛点燃至高潮。14级社员夏卫国单膝跪地向田源表白,13级任腾跃用精心制作的视频向张晓慧告白。在馨心社里社员收获了友情,也收获了爱情。

社员集会红茶馆,相互祝酒庆祝晚会结束

19时左右晚会结束,社员们在红茶馆餐厅“家庭”聚餐,痛快的饮酒聊天,拍照留念,齐聚一堂,其乐融融。21时,持续一天的“辞旧迎新”告一段落,在江安校区的家人们坐校车安全返回。

在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四川大学馨心社2015年“辞旧迎新”晚会圆满落幕。5月,馨心人将“把爱传承”进行到底,6月,且歌且行,馨心相伴左右。馨心祝愿毕业的社员们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始终怀有一颗善心,也希冀新的社员在这个大家庭中好好成长。馨心人,一直走在前进的路上。

 

四川大学馨心社

                                          2015年6月15日

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举行交流座谈会

6月17日晚,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举办师生座谈交流会。唐仲英基金会喻霞老师、于勤老师,山东大学陈付波老师,各年级社员代表、志愿者代表参加座谈。会上气氛活跃,基金会指导老师于勤与社员们热烈交流,为山大唐社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座谈会伊始,陈付波从社团基本情况、年度目标、活动措施、活动效果几个方面,介绍了社团本学年的发展情况。喻霞老师、于勤老师详细了解了山大唐社开展的诚信状活动和扶瑶计划等活动,对社团内部文化建设的新发展的趋势和社团活动模式的再创新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于勤老师随后还和大家分享了兄弟高校唐社的活动经验,例如南京医科大学的禁烟系列活动,安徽大学的“以爱防艾,与爱同行”活动,苏州大学进社区的活动模式及四川大学把爱传承公益活动等等,鼓励社团继续学习了解兄弟高校的经验,在现行的社团公益模式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其他的公益模式。

座谈会的交流环节,社员们就关心的各种公益活动中的问题与喻霞老师、于勤老师进行了咨询交流,内容涉及:参加唐氏交流会感悟、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老教授、志愿者选拔、活动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两位老师结合经验为社员做了一一解答,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观点。座谈会最后,社团2013级社员卢文超向大家动情的讲述了她在唐社的成长历程,感谢唐社,除了锻炼她的能力,她还收获了家的温暖。

本次座谈会在温馨活跃的交流中结束,过程中迸发出的新想法、新思路为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在此契机下,山大唐社将继续践行“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宗旨开展丰富新颖的公益活动。

 

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供稿

文/叶艺;图/张文舒

科普进社区 阳光伴我行——记中科大唐仲英爱心社曙光社区科普活动顺利举办

2015年5月29日是六一儿童节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五,天下起了淅沥沥的雨,似乎有意在考验着什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唐仲英爱心社的成员们的热情没有被浇熄,一行数人在曙光社区负责人的带领下向着曙宏小学前进。小伙伴们的似火热情似乎将灰暗的天空都点亮。是的,筹备了近一个月的“科普进社区”活动,在经历了重重考验与改进后,终于要在曙宏小学举行啦!

来到曙宏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后,发现孩子们已经熙熙攘攘坐了一教室了,就等着志愿者们开讲啦。于是调试好ppt和电脑之后,志愿者们正式和小朋友们见面。

图为志愿者们依次和小朋友们做自我介绍

简短的自我介绍过后,孩子中爆发了热烈的掌声。看来孩子们不仅对志愿者们的到来充满热切的期待,还有点急不可耐的想看到接下来的内容呢。

于是志愿者们开始忙碌的分工合作,有人准备拍照,有人准备器材,有人准备讲稿……随着两个讲座的主讲人也是此次活动的负责人姚彩霞入座,此次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孩子们也从闹哄哄的状态突然一下子安静下来。

第一个讲座的是《奇妙动物大讲堂》,为孩子们介绍了从远古时期到今天的神奇的动物们,有沧龙、三角龙、雪人蟹、蛋黄水母和隆头鱼等等,还放映了一个模拟恐龙捕食的视频。不仅带孩子们认识了奇妙的动物们,还给孩子们介绍了有些动物的珍贵价值,教会孩子们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意识。讲座完毕给孩子们分发了自己设计的印有所讲动物的明信片,精美的明信片让孩子们爱不释手,也是志愿者们带给孩子们的第一份儿童节礼物。

志愿者们带来的另一个讲座是《防震我知道》,在这个讲座里,志愿者带孩子们学习了地球的构造以及地震发生的机理,最主要学习了如何预知地震的发生以及如何在地震中有效逃生。现场分发了志愿者自行设计的地震知识宣传折页,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之后还特意告诉孩子们要带回家里给爸爸妈妈看看。这是带给孩子们的第二份儿童节礼物。志愿者们现场与孩子们进行了关于地震知识的抢答比赛,孩子们对地震知识的了解让我们感到既惊喜又欣慰。

图为主讲人与孩子们进行地震知识的互动问答

接下来,志愿者为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的实验。其中有生物实验“土豆吸水的奥秘”,化学实验“缤纷色彩变变变”“白纸显影”和物理实验“教你折纸飞机”“会走路的杯子”等等。志愿者们有的现场讲解实验的机理,比如为什么对纸飞机的机头哈气它就可以飞的更远,比如被子走路是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有的借助画板为孩子们画出细胞结构辅助讲解;还有的志愿者联系生活常识常闻给孩子们作出解释。

图为吕伟同学为孩子们演示“杯子走路”实验

图为陈娇龙同学为孩子们演示“白纸显影”实验

然后,志愿者们各自带领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实验,一边教孩子们怎么做,一边重复实验原理。当看到亲手折的纸飞机飞的又稳又远,看到自己手下的土豆真的将清水吸上来融化白糖,看到一张张土黄色的ph试纸在各种溶液中变幻色彩,孩子们兴奋的不行,还提出了许许多多奇妙的构想,而志愿者们尽全力为孩子们答疑解惑。

图为孩子们在李磐同学带领下学习折叠改良纸飞机“复仇者一号”

图为孩子们在张梦鸽同学带领下自己动手做“土豆吸水”实验

图为志愿者教孩子们如何使用ph试纸

当实验全部结束,此次活动也顺利到达了收尾阶段。曙宏小学校长请孩子们分享此次活动的收获。孩子们纷纷表示“科学真奇妙”“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等等,孩子们和老师共同表达了对唐仲英爱心社志愿者们与曙光社区委的付出的认可与感激,志愿者们也分享了此次的收获与感想。

至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在曙宏小学举办的“科普进社区 阳光伴我行”活动完满结束。此次活动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科学的盛宴,教会孩子们许多科学知识,也带给志愿者们奉献的快乐。作为中科大唐社的代表,此次活动很好的起到了宣传科大、宣传唐社的作用。爱在路上,阳光一定也在路上!惟愿科大唐社小伙伴们的公益爱心之路越走越远!

撰稿人:姚彩霞

2015年6月3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