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唐氏中学一站到底活动

真情暖学子,爱心伴我行——记西农大唐仲英爱心社“一站到底”暨“中学生走进农科城”活动

2015年5月16日,西农大的唐仲英爱心社迎来了最为繁忙的一天,却也是最快乐的一天。这一天。,西安地区中学生“一站到底”知识竞赛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决赛大比拼时刻。同时,一年一度的“中学生走进农科城”活动也将在这柔和的初夏里拉开帷幕。

【比知识 展风采 我要一“战”到底!】

早晨十点,西北地区各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志愿者、七所中学的带队老师以及参赛选手们齐聚北绣山活动中心,西北地区唐氏基金会指导老师孔祥秦老师,学生处资助管理中心李福云老师也出席了本次活动。

比赛伊始,西农大学生处李福云老师发表讲话,她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又对爱心社社团工作予以肯定,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举行。随后蓝田中学周晓娟老师发表了讲话,她对五个爱心社的辛勤努力表示了感谢,并谈及了爱心社举办的活动丰富多彩,丰富了中学生的课外生活,给学生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财富。讲话完毕后,一曲《年轻的战场》响起,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环节,轮流作答,中学生们或苦思回忆,或低头交流,最后坚定自信地报出答案。第二环节是抢答环节,比赛过程中更是精彩连连,个别队伍一时的落后,也在观众的热情鼓励下奋力赶超。最后一局风险大关,考查的不仅仅是智慧的比拼,更是勇气的较量,而中学生们的丰富知识、镇定作答、机智巧对,引起了场上观众的热烈掌声。互动环节调动起全场观众的热情,中学生的优秀表演也博得了阵阵喝彩。两个小时的激烈角逐,结果已然揭晓,四个小组成绩不相上下,记分统计后,几位老师及社团负责人为获奖团队与获奖个人颁发了奖杯与证书。活动最后,西北地区指导老师孔祥秦老师做了活动总结,几句简单而真挚的话语,对每个人的努力与付出都给予了肯定,同时激励我们每一个人在爱心道路上越走越远。

与其说这是一场知识竞赛,更不如说这是一次中学生自我风采的展示,团队合作的学习。中学生们在这次自我展示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优势,并从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喜悦,这就是本次活动的最大意义吧。

【农科城 文明现 领略科技前沿 】

下午1:20,简单的午餐休息时间过后,“中学生走进农科城”活动正式开始。

风柔柔地吹拂,阳光躲起来不见影子,不骄不躁的天气是游览观光的好时机。一路走到博览园门前,大家依然兴致盎然。简单快速的分组,大家就忙开了。所有参与上午比赛的中学生、中学带队老师及五个社团的志愿者约180余人参观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

在导游的耐心讲解下,中学生们对我国的农耕文明、自然中的动植物分类、土壤的组成和分布都有了初步的了解。蝴蝶园中蝴蝶们的优雅身姿,土壤馆里形状各异的矿石,昆虫馆里各类长相奇特的虫子,还有动物馆中几亿年前的动物化石,带领中学生们走进大自然的奇妙之旅。

参观过程中,社团成员与中学生们展开了亲密地沟通与交流,许许多多关于“梦想”和“成长”的话语,从中学生的口中一一道来,一张张年轻童稚的笑脸,许多颗迫切求知的心,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大手拉小手,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大学生与中学生的距离也越来越近,衷心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在青春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博览园之行就要结束了。合影留念,记下了这难忘的一刻。最后要送走中学生,在车缓缓开动时,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女生拿起手机对着路旁的志愿者们拍照,并用力地挥手说再见,即使车已走远,她也没停止,虽然略显羞涩,但却是那么的依不舍。

快乐时光短暂,记忆像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但那份深情却像雨后天空,无法忘记无法形容,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每一次,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与宽慰,更是将这份传承的精神进行到底的信心与决心——薪火相传,推己及人。

 

西农大唐仲英爱心社宣传部(供稿)
2015年5月17日

 

 

 

 

观精彩一站到底,赏其丰富知识面

2015年5月16日早上10点,我校西安交通大学的唐仲英爱心社和英仔爱心社与西北大学以及西安理工大学的志愿者们到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活动中心,协助由其唐仲英爱心社主办的西北地区唐氏中学一站到底比赛。

比赛在美妙的歌声中拉开了帷幕,参与者主要为由蓝田中学、周至县中学、哑柏镇中学等组成的唐氏中学的小选手们。比赛前来自不同学校的选手们打散后重新分组,主要分成四个组,分别为草莓组、芒果组、香蕉组以及苹果组。在来自蓝田中学周小娟老师的慷慨激昂的发言下,我们精彩的一站到底比赛正式开始。

比赛中,我们的小选手们以学富五车的渊博知识以及聪慧机敏的卓越才能通过了激烈的轮答、抢答和风险答题环节,问题包括西方科技史、中方古代史、民族风俗知识、地方风俗音乐知识、诗歌戏曲等。其知识面涉及之广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叹为观止。而小选手们用他们的智慧和自信过三关斩六将,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以及由衷的钦佩。最终,比赛结果为芒果组以123分的优势稳居榜首,草莓组以3分之差居于第二,而苹果组居于第三,香蕉组因在风险答题环节失误连连,错失了两个25分的题和一个15分的题而非常可惜地名落孙山。十分幸运的是我们所带领的那个团队由于其出色的答题表现而得了最佳团队奖,令我们高兴并自豪不已。最后,在唐仲英基金会指导老师孔祥秦的总结报告下,一站到底的比赛就此结束,然而那一份陪着孩子们比赛并观摩时激动的心情却久久难以平复。

下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学热情地招待下,我们带着孩子们参观了博览园,欣赏了美景,增长了见闻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爱心社的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分离时有种恋恋不舍之感。

此次活动促进了我校爱心社与他校的交流,增进了我社与结对的中学孩子们的情谊,让我们收获知识的同时收获了快乐和友情。

西安交通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供稿

 

“唐缘永续,公益同行”——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2015届毕业生欢送会

5月10日晚,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2015届毕业生欢送会在中心校区举行。社团指导老师陈付波参加欢送会,欢送会由团支书张荻主持。

“心中爱,暖胸怀”,欢送会在《爱的一家人》的旋律中拉开帷幕。大屏幕上播放毕业生的风采视频,视频浓缩了11级社员在唐社的点滴,展示了他们在唐社奋斗的日子。应届毕业生一一上台与大家分享了在唐社的收获与毕业感受。多名毕业生提到了在唐社所感受到的“家”的归属感,表示会永远铭记爱心社给予的温暖与感动,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服务社会,奉献爱心”。同时,毕业生们在学习、个人发展等方面给学弟学妹们提出建议,希望12级、13级、14级社员能继往开来,传承“精英血统”和“公益血统”。

随后,学生工作部指导老师致辞,动情地讲述了自己与唐社结缘并携手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唐仲英爱心社的热爱和对11级毕业生的祝福,感谢社员们带给社团带来的感动与震撼,也对社员们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欢送会还播放了社员为毕业生录制的祝福视频,幽默诙谐的拍摄风格和真实质朴的语言使得大家笑声连连,掌声不断,气氛达到高潮。现场还进行了“你来比划我来猜”的小游戏,可以看出社员们长期在一起工作相处所培养的默契,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最后,毕业生们写下给唐社的祝福;学弟学妹们也写下对毕业生们的美好祝愿。

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成立五年,发展迅速。11级社员作为社团的奠基者,为社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同时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今年20名爱心社毕业生中有3位出国深造、11位在国内985高校读研、6位高薪就业。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全体社员齐心协力、相互关爱、共同进步,并将不断完善社团制度,促进社团开拓创新,加强“家文化”的建设,将公益之炬薪火相传。

 

文/张文舒 胥嘉钰 图/姜娜 叶艺 吴奕琪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记第五届唐仲英基金会长三角地区公益促进交流会

2015年5月8日到1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顺利召开第五届唐仲英基金会长三角地区公益促进交流会。来自苏州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唐氏爱心社同学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5月8日下午,在交流会招待组同学的引导下,参见本届交流会同学陆续完成报道,虽然下午天气欠佳,但还是无法熄灭与会人员的热情。晚上六点,欢迎晚宴在上海交通大学的留园内举行,爱心社的同学们共聚一堂,在欢快的气氛中交流公益经验。随后各校代表前往光彪楼多功能厅进行彩排,准备9日晚上联欢晚会的节目。

5月9日上午,交流会开幕式在光彪楼多功能厅拉开帷幕,唐仲英基金会江苏办事处张小丽老师,于勤老师,朱勤老师,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胡薇薇,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程茵,晨曦志愿者服务社指导老师张琳,复旦大学仁己社指导老师李思铭,浙江大学爱心社指导老师翁亮出席了大会的开幕式,同时长三角地区各校师生代表也参加了本次开幕式。开幕式上全体成员先齐唱会歌《爱的一家人》,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胡薇薇率先上台致辞。作为东道主的胡老师对长三角地区爱心学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回顾了基金会的发展历史和公益促进交流会的成长道路,并承诺交大将会尽心竭力为交流会搭建最温暖,最有爱,最具公益氛围的平台。而随后晨曦社社长杨然的致辞则详细解读本次交流会的主题——XIN公益即用心公益,创新公益,公益之善薪火相传。作为曾经唐仲英奖学金获得者的张小丽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于基金会的感受——亲切温馨的大家庭。在对本次交流会主题肯定的同时,也对本次交流会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表示期待。各方代表致辞后,主持人宣布第五届长三角地区公益促进交流会正式开始,全体与会人员在会厅外合影留念。开幕式的最后,四校的爱心社团也进行了精彩的社团展示,彼此间交流思想、碰撞智慧、互通经验。一方面进一步增强自己奉献爱心和回馈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做到“带着思考做公益”,让XIN公益更走心、更创新、更有薪火相传的力量。相信唐氏大家庭能因本此交流会进一步拉近彼此的距离,携手追逐“XIN公益”!

(全体成员齐唱会歌)

5月9日下午,四校同学参观交大的地标性建筑图书馆,蕴藏古今中外文化和继承代代相传精神将四校的心拉在一起。随后与会成员参加了不同主题的沙龙活动。围绕创新公益,社团内建,项目管理,社团对外影响力等各方面同学们进行了头脑风暴,并且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互相分享的“小爱”,聚集起来汇成薪火相传的“唐氏精神”。思想的火花在此刻得到绽放。

(主题沙龙讨论)

9日晚上7点,联谊晚会在多功能厅举行。来自晨曦社的陈寒冰,冯一峰,刘源,肖仁清主持了本次晚会。晚会开始苏州大学的舞蹈《Dancing girl》便成功吸引了在场观众的眼球。而复旦大学的小人舞,上海交通大学笛箫协会带来的《紫禁花园》晚会推向高潮。而浙江大学舞蹈《落花情》舞姿优美,意境非凡,赢得满堂喝彩,为晚会画上圆满句号。而此次晚会的微信上墙功能,还有主持人幽默的主持风格,精彩的游戏环节,在细节处显示晚会承办者的精心与细心。晚会在抽奖中落下帷幕,但四校的团结依旧继续。

(爱心社成员晚会后合照)

10日上午,七大高校的定向越野活动进行。两个小时的定向越野活动在让同学们领略了交大校园美丽的同时也建立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交大闵行校区的处处角落都留下了同学们的清脆笑声与欢乐足迹。

(优秀主题小组展示)

10日下午,交流会闭幕式在逸夫楼200召开。交流会的开始便是由昨日参加主题沙龙活动的各个小组展示昨天的讨论结果。各个小组组长精彩创意的演讲博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而由浙江大学的谢昌达所展示的“爱小宣的100事”更是对社团内建提供了良好的建议。朱勤老师也对同学们的汇报带来简短点评,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表示肯定赞扬,也对四校的未来由衷的祝福。同学们也在今天母亲节之际为“朱妈妈”准备了一份祝福视频。同学与朱老师之间的情谊令在场观众为之动容。晨曦社指导老师张琳老师也做了总结,希望唐氏大家庭能够越走越远,再创辉煌。最后是各校互赠礼物环节,各校的礼物拉近了爱心社成员之间的友谊与爱。

(指导老师点评)

闭幕式在阵阵掌声中结束了,而本次交流会中四校之间的团结,四校同学之间的友谊仍将继续传承。“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四校爱心社成员将会坚持“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唐氏精神共同“战斗”。

 

浙江大学爱心社宣传部

2015年5月11日

折翼的天使,你们依旧美丽——记安徽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唐仲英爱心社赴舒城特教学校捐书活动

梦想无边,温暖无限,在这春夏相交的时节,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携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唐仲英爱心社赴舒城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捐书活动。此次活动延续前两年的传统,为特教儿童们带去积攒着满满爱心的图书,给孩子们带去公益的温暖。活动旨在传播爱心,践行公益。

2015年5月10日星期日中午12:00,安大唐社和中科大唐社的志愿者们一同赴合肥市临泉路第一小学,领取学校捐赠的图书。下午13:30,志愿者们乘坐大巴正式出发前往舒城。临泉路一小陈主任以及学生代表、家长代表随志愿者们共同前往舒城特教学校。

下午15:30,大巴车抵达特教学校,志愿者们将带来的图书、玩具和玩偶等募捐到的物品搬到了操场,特教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早就在操场列队等候,看到这些陌生却亲切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到来,孩子们主动鼓掌欢迎,让大家很感动。

简单的介绍后,捐书仪式准时举行。舒城特教的老师代表、中科大唐仲英爱心社社长赵一迪以及临泉路一小陈主任分别致词。随后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代表将从临泉路一小和合肥市芙蓉小学募捐来的2000多本图书交到了学生代表的手里,同时学生代表回赠了近100份手工剪纸作为礼物。无论是种类丰富的图书,还是精致多彩的剪纸,都承载了大家和特教学校同学们的情感。

捐书仪式结束后,进入了下午的室外活动环节。志愿者们和特教学校还有临泉路一小的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志愿者们将同学们分成三组,在操场上玩起了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适合小朋友们玩的游戏,志愿者和孩子们融成一片,笑声不停地在操场上回响。

下午17:00,特教学校放学的时间到了,孩子们该随父母回家了,志愿者们最后给孩子们分发了糖果。合影留念后,志愿者们分头捡拾起操场上遗留的糖果纸屑,收拾完毕,在特教学校老师和小朋友们的目送中,大家列一纵队离开了特教学校乘大巴返回了合肥。

 

正如临泉路一小陈主任所说,募捐活动受益的不仅仅是得到图书和欢乐的特教学校的孩子们,对于捐赠图书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也一样学会了什么是分享和奉献爱心。唐仲英爱心社的同学们会始终坚持热心公益,时刻不忘奉献爱心。青春尚早,我们有梦,公益之路,有你有我有大家。

 

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供稿

撰稿人:宋传博

西安交通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书包守卫者荧光夜跑活动记

2015年5月11日星期一,唐仲英爱心社洋康部携手社联开展荧光夜跑活动,将本组书包守卫者活动与荧光夜跑活动巧妙结合,为第三届体育文化节助力添彩。

天幕上几颗星零落的挂着,操场上充满鞋子摩擦地面的沙沙声,细细密密的汗珠一点点沁满额头,放任汗水在背上缓缓流淌。每天晚上,东南操场都会被前来锻炼的同学绘上新的弧线,用运动释放一天的压力。然而把书包随意放在跑道边上让他们有一丝丝不安,为此,书包守卫者应运而生。

2015年5月11日星期一,西安交通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携手武协,等诸多学校一流社团联合举办第三届体育文化节活动,唐仲英爱心社也光荣的被列入其中,洋康部的书包守卫者活动联合社联“荧光夜跑”活动,给田径场徒填了几笔光彩,荧光夜跑活动激起了无数交大师生的跑步风,书包守卫者活动作为荧光夜跑活动的后背支柱,自然也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让跑者安心,让同学暖心,是唐社书包守卫者的夙愿。

书包守卫者是唐仲英爱心社洋康部首创的活动,为夜间锻炼的师生守卫书包,意在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的锻炼条件。从2014年10月创办到如今,活动经历了半年,服务了近万人次,已经慢慢成为为广大师生认可信赖的优秀社团活动。我们的团队也从青涩走向了成熟。随着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来寄存书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志愿者团队,更有其他社团与我们合作。

看着这个活动慢慢走向成熟,作为从第一次摆摊坚持到现在的我深有感触。每当看到同学径直走来放心得把书包交给我,过一阵子满头大汗来取书包,跟我道一声谢谢,每一个简单的循环都使我倍感欣慰。我们尽力为师生提供最好的服务,几个看似孤独的身影给寒冷的夜晚带来了温暖。

你若风雨无阻,我便尽心守护,唐小逗们时刻准备着!

西安交通大学唐仲英爱心社

2015.5.11

春日·孩童·笑语融融——记浙江大学爱心社心暖晨曦第五次活动

2015.4.25日,心暖晨曦活动如期而至,下午三时许,志愿者和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蓝田六舍得党员之家,在那里早已候着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那双张大的眼睛里,折射出他们对这次活动的期待,一如往常,一双大手牵着一双小手陆续走了进去。

一进教室,许多小朋友便拿出了书包的作业,三个新加入的志愿者一下子,小朋友的热情和天真一下子拉近了他们与志愿者的距离,有的小朋友还拿起脑筋急转弯开始考志愿者……在短暂的互动中,彼此立马就熟悉了。依旧是一对一的辅导环节,教室里面开始安静下来,大部分小朋友开始写作业,而我们的志愿者则静静地守着小朋友,用通俗简单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解疑答惑,当然,也有的年级稍小的小朋友,或安静的看书,或用笔涂涂画画,天马行空。此刻,这个教室便是知识的殿堂,伴着轻轻的“沙沙沙”的写字声音还有偶尔抬起的头,眼光里面饱含着求知的那份好奇,融融春意洒满了一地。

(志愿者耐心地为朋友解答问题)

时间飞快,小朋友们作业一下子就写完了,接下来就进入我们的趣味小课堂,遨游于科学的世界,才知道大千世界之奥秘无穷,一个小小的视觉里面也藏着一个无尽的科学世界,一张张ppt,揭示了平时不为我们注意的一个个现象。视觉停留效应导致的黑白交错背景下看到的一个扭曲的圆,以及近大远小的视觉效应,小朋友们睁大了眼睛去看,也发挥了各自的想象力,大声地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三个字启迪了无数科学先驱,而今天这样的为什么也在开导着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就连在场的志愿者也是大受其益。趣味的课堂,引起阵阵欢笑声,在欢乐中学习,这便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图为一个视觉停留效应的例子)

当然,除了课堂活动,还有我们的课外活动。蹦蹦跳跳是孩子们的天性,课堂结束之后,有的男孩子开始玩起了乒乓球,其他人则成群结队的带着跳绳开始玩耍,在小朋友的带动之下,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其中,欢声笑语之中,仿佛志愿者们也回到了童年。此刻,这里没有烦恼,只有欢乐,挥绳,起跳,落地,有时候也不小心绊到了绳子,但是并没有失丧,有的只是想再次挑战的心,脸上挂着的是灿烂的笑容。

除了这些,课堂上也穿插着一些有趣的小游戏环节,小朋友们有的拿起多米诺骨牌,摆起了一条条“长龙”,轻轻一推,一个个接着倒下,还有的在玩益智牌,也有的和志愿者在下飞行棋,真是其乐融融……

(图为小朋友在跳绳)

转眼,2个小时过去,本次活动也结束了,小朋友们背上书包,欢欢乐乐地离开了。斜阳拉长了小朋友们蹦蹦跳跳的身影,也照亮了他们的心。留给志愿者们的是脸上一丝微笑,还有一份期待,期待下一次,融融春意里的那一份童真。

 

 浙江大学爱心社供稿

清华大学小唐心接待怀来县桑园中学师生赴清华一日游

5月7日上午9点,五名爱心社的同学终于盼到了等待一个多小时的客人——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桑园中学的100多名师生。大客车刚停下,衣着校服的孩子们便迅速地涌了出来,把我们的五位小唐心围住,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太帅太美丽(捂脸…)而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哥哥姐姐实在是太熟悉了。

就在上个月,也就是4月2日,清华大学唐仲英爱心社2015春季学期的第一次怀来实践顺利举办,所去的支教地点便是今天来清华作客的孩子们的学校——桑园中学。在4月2日的短短半天时间里,这些哥哥姐姐们陪他们聊天、吃饭、上课、做游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不,刚过了一个月,可爱的孩子们便反过来看望哥哥姐姐们了~

一个男孩子上周就在qq上和我说:“哥哥,我们下周四要去清华大学了,你们一定要来看我们啊!”就这样,今天4点他们就起床出发,从怀来县乘坐大客车来到清华园。我们的小唐心们也早早在停车点等待着他们。

下车集结后,孩子们排着队开始了在清华园里的参观~我们的五个小唐心分散在队伍中间,不断的给身边的孩子们讲解着周围的建筑,和他们聊天说笑。到了中央主楼的时候,大家停下来拍了集体的合影。在雄伟的主楼前,宽阔的台阶上,阳光的照耀下,孩子们的笑脸真的是最可爱最纯洁的~

集体留念之后大家继续参观,沿着清华路一直向西走,经过标志性的二校门,走过草坪前的日晷,路过典雅的清华学堂,参观了大礼堂,然后去了充满学术气息的图书馆,最后又去了游客必去的“水木清华”游玩一番。这一趟走下来,虽然仅仅是清华园的一小部分,却足够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宝贵的回忆了。

分别总是会来。到了中午孩子们就要走了,临走前还送给了我们爱心社一些当地特产作为礼物。坐上客车,孩子们挥着手告别,他们又要从来时的路重新返回了。这条路上,有过我们小唐心的足迹,我们曾怀着一颗颗温暖的心前往怀来奉献真诚;这条路上也有孩子们的笑语欢歌,他们带着纯真和希望,走向外面的精彩世界。在这条路上走着的,是永不停歇的心的往来。

西安理工大学爱心社与蓝田县焦岱初中、文姬初中手拉手活动

《中考袭来,相约焦岱》——记焦岱中学周末手拉手活动

2015年5月4日,西安理工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于蓝田县焦岱中学成功开展周末手拉手活动。本次活动由组织部部长王瑶瑶带队,包括基金会西北地区指导老师孔祥秦老师,一名校报记者,12名志愿者,一共十四人。

中午12点十分,全体志愿者在教学区门口集合完毕,带着一份份热情踏上了“爱的征程”。
下午13时,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大家到达了焦岱中学。本次活动在志愿者们井然有序地自我介绍中拉开序幕。

首先,由爱心社志愿者李茹为焦岱中学的学生进行了一场有关中考的讲座,着重就2015年各科考点新动向做了详细的分析,使学生们充满自信心,真正做到高效率备战中考;同时就考试前和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了详细的强调,希望学生们以良好的心态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水平。

接下来,为了鼓舞学生们以高昂的斗志迎接中考,黄祖鑫为大家播放并解说了一段励志短片,虽然视频很短,但却给学生们的内心留下了坚定的信念,这必将是我们成长道路上宝贵的精神财富。最后,所有志愿者被分为六组,来到六个班级,与学生们进行互动,来解答他们的疑惑,帮助他们在考前调整好心态。学生们都很积极的提出他们的问题,与此同时,志愿者也及时做出相应解答。随着学生们的问题一一解决,此次活动圆满结束。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志愿者们与焦岱中学的学生们也拥有了一份珍贵的友谊,这种友谊是我们爱心征程中最美的硕果,惟愿我们在传播爱心的道路上做得更好,走的更远!
《为爱而行,传递爱心》——记蓝田县文姬中学周末手拉手活动

2015年5月6日12点30分,西安理工大学唐仲英爱心社的一行志愿者们,在唐仲英爱心社西北地区指导老师孔祥秦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蓝田县文姬中学进行“周末手拉手”活动。
爱心社的志愿者于13点20分到达了文姬中学并很快的熟悉了周围的环境。25分钟后,同学们陆续地进入教室入座,这是志愿者与同学们的初次见面。

13点50分左右,在志愿者们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是由钟兆景同学向大家讲解了“书法之道”。他幽默有趣的讲解使课堂气氛很快就活跃了起来,深深地吸引住了同学们听讲的注意力。并提醒同学们练好书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信和足够的耐心,使得同学们受益匪浅。接着,志愿者们给每位同学发了两张纸,其中一张是空白纸,让同学们进行书法的临摹训练。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同学们十分认真,志愿者在旁耐心指导。最后,为了鼓励同学,钟兆景从他们临摹的书法中挑选出了两幅最优秀的作品进行表扬,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紧接着,理工大的航模队为同学们带来了绝非一般的体验课:他们从航模的由来开始、给同学们介绍了各类飞行器的构造,起飞原理,飞行模式,所需燃料等一系列新奇知识,使同学们睁大了好奇而渴望知识的双眼,谁都看得出他们听得是多么津津有味。教室里的课堂精彩绝伦,但室外的课程活动更加精彩,当所有人有序地来到操场上后,航模队的队员们便开始了一场极为炫酷的航模表演。在队员的精准操控下,一架架航模飞机由地面迅速升入高空,马上就带动起了同学们激动难抑的情绪。随即队员们操控的飞机进行了一系列精彩的表演:回旋,翻转,自由下落等惊险动作,使所有在场的人员都瞠目结舌!

课程于16点左右就全部结束了,之后志愿者和老师一起来到了蔡文姬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参观完,所有人都对蔡文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辛勤付出了一下午后,大家于16点40分踏上了返校之旅。尽管只有几个小时的接触,但不管是对于志愿者还是初中的同学们来说,这都是一次无法忘怀的经历。相信只要大家共同伸出爱的双手,那么爱的花朵一定会绽放地分外芬芳!

西安理工大学唐仲英爱心社的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使大家在爱的天空下共同沐浴温暖的阳光。坚信在奉献爱心的道路上,将会一直走下去,越走越远。愿“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爱心宗旨能够永驻大家满载爱的心间!

西安理工大学唐仲英爱心社文宣部

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荣获优秀爱心社团评选一等奖

2015年4月28日,由安徽大学爱心总社主办的优秀爱心社团评选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b203教室成功举办。此次评选,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荣获一等奖。

作为一个有着15年历史的公益社团,安大唐社历经风雨、洗尽铅华。安大唐社人以他们的踏实努力默默地服务社会。15年的薪火相传,安大唐社一步步发展成为如今的大家庭;15年的传承创新,促使如今她的欣欣向荣。

安大唐社以家文化为主体,建设社团,共创公益。安大唐社的家文化包含了宗旨、社徽、社刊、社旗、社服和社歌六个要素,通过这六个要素,安大唐社构建起了温馨和谐的社团氛围。15年来,安大唐社开展了诸多公益实践项目,如防艾宣传、阳光小学之行、天天向上志愿服务等。在活动中,唐社人做的更多的是活动的创新。创新是一个社团进步的灵魂,唐社人始终在追求自己的创新。网络宣传平台的开拓和创新创意公益策划大赛为安大唐社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与此次评选活动的评委有:安徽大学教育基金会王老师,安徽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邢冰老师,安徽大学校团委副书记郑伟老师,以及爱心总社前主任汪根霞同学。优秀爱心社评选活动旨在促使安大各爱心社团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增进各爱心社之间的友好交流,提高安大各爱心社参与公益的积极性。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安徽大学省投爱心社等10家爱心社参加了此次评选。

通过抽签,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作为第5位选手进行讲演。在铜陵有色爱心社、省投爱心社等兄弟爱心社团的精彩讲演之后,来自安大唐社的栾亚南和赵雅倩站在了讲演台前。她们从社团简介、社团制度、社团文化、社团活动以及社团创新五方面系统的介绍了安大唐社。

讲演从唐仲英爱心社的创立讲起,简单介绍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22家唐氏兄弟社团以及安大唐社的内部部门情况。随后,讲演人依次介绍了社团制度、社团文化、社团活动、社团荣誉、社团创新等方面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讲演人着重强调了安大唐社的家文化建设和社团创新部分。

“至今,安大唐社已经走过了15年的风雨,15年,有汗水,有欢笑,唐社会有更多个15年,唐社人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止。青春路远,梦想无限。因为我们不仅是逐梦青年,更是筑梦青年,因为我们有一颗追求卓越的心。”栾亚南的这番话获得了全场观众的真诚掌声。

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在公益的道路上,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将永远与大家同行!

 

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文秘处供稿

撰稿人:宋传博

花与阳光·爱与相随——记苏州大学爱心学社赴苏州社会福利总院基地活动

2015年04月26日8点整,苏州大学爱心学社的志愿者携手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的同学们迎着早晨的阳光,来到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

虽然才四月底,天气已经很热了,就像同学们的热情,浓烈又带着内敛,同时,从火热的报名情况就看出了同学们对公益事业的满腔热情。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用轮椅推老人出去晒晒太阳,逛逛公园,看看美景。

首先,福利院的阿姨交给我们简单的轮椅使用,寥寥数语,体现的不光是她们的专业,还体现出她们对老人的关爱与了解。接着,志愿者们被分成三组,去陪伴不同的老人。9点20,大家都来到了楼下集合,准备开始我们的小春游。

我们一路说着笑着,我们向老人谈起了家乡,老人对我们说起了年轻时的经历……春意浓浓,带着芬芳的花香,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不久,我们来到了休息的大草坪,老人们在此看看碧绿的湖水,吹吹风,感受封闭的楼房里不曾有的春意与自然;同学们也不由的被美景吸引,感受到书本中描绘不出的纯真与温情。

休息的时候,一位老奶奶特别的热情,拿出自己的小零嘴要分给大家吃。一颗小小的蜜饯,不仅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也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老人们对我们的喜爱。善意总是这么的细小,又这么的让人容易满足。

虽然活动时间不长,仅仅陪了老人一个多小时,但这一个多小时,我们一起愉快的度过了。春天,不仅仅是年轻人喜爱的季节,也是老人们怀念并憧憬的季节。年轻时的种种,总会在这春暖花开、阳光万丈的时候显得尤为有色彩,和年轻人说说过去、聊聊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就这样跨越年龄的阻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活动结束时,老人们纷纷与我们道别,就连沉默了一路的爷爷也似乎敞开了心怀,带着笑向我们挥手。

此次的志愿之旅,志愿者和同学们都感慨颇深,看到这些老人,也不由的想起家里的那位,是不是太久没有电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体还好吗……要知道,无论相隔多远,花与阳光,爱与相随。

苏州大学爱心学社   张萍 供稿

2015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