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不错哦——记南京大学天健社2014年年会

“这位天健兄弟,你的年会包裹到了。”

“哎哟~不错哦!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万众一心,生生不息的南京大学天健社背负着公益梦想,脚踩着古都厚土,引领思想风尚走过了满载回忆的2014。2014年12月20日的大天健年会,我们欢聚一堂,来细数三个月以来所有美好的瞬间,来感受不一样的家庭带来的温暖,来把天健快递传递爱心的点滴甘霖挥洒南大校园。

今夜星光灿烂,万众瞩目的天健社年会在计科楼高大上的233教室举行。走进房间便能感受到迎面扑来的强大气场,装潢华丽的墙背,豪华的舞台配上带感的灯光让人眼前一亮,精心点缀的气球更增添了几分节日的色彩,再加上全场齐嗨的氛围,今年的年会热闹非凡。下面便是现场发来的报道。

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天健包裹,传递爱”,晚会的进程也是围绕包裹进行的。社长领头,让我们回忆过去。感动过后,是含情脉脉的三行诗,再是快乐的游戏和抽奖还有发奖环节。光说,太无聊了,我们随着镜头到现场看看吧!

这是“严肃”的社长大人正在严肃的宣读着致辞以及这三个月以来各部门的努力成果,各位社员都棒棒哒,大家辛苦了,新的一年我们再加油!

认真听着社长作报告的小社员,年轻人,我很欣赏你!来跟我一起体验挖掘的快乐吧!

公关部的部长正在深情的给部员们念叨那情意浓浓的三行情诗。

数学系学霸蒋部长也为他的部员献上他的情诗,饱含满满的对(学习)部员的爱~~~

你们问我为什么拿着一根布条?因为(我帅啊)我要教你们玩游戏啊!

你们问我为什么拿着一个话筒?因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不明觉厉,嘲讽中的围观群粽们。

A我不能干什么呢?

B为什么我的话筒要是这样的?导演,我抗议!

我该怎么办?我该如何接下去?

吐司是好吃的,可。。。吐司里的东西!!!OH,NO!

发奖品啦啦啦啦啦啦啦,念到名字的得一包辣条。

美女们,请看过来,我跟你们讲事情。

(转头)呵呵哒!才不要转头!

优秀社员!!!你们就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天健的接班人!

2014年,中华大地涌现出一大批超级人才,见上图!

让我们一起摇摆!Let’s party!!

缠缠绵绵的晚会完美落幕,大家回宿舍洗洗睡吧!等等,拍个照吧!

我们是传递爱心的社团,我们的宗旨就是“点滴爱心,成就美好”。在天健的三个月里,我们每一位社员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为了一份策划案加班熬夜,为了书写天健的历史默默开每一次会,为了活动的进行任劳任怨的借教室。台上台下,幕前幕后,图书馆或是食堂,天健社的爱弥漫在南大的每个地方,细心的你会时常发现一顶顶耀眼的小红帽,藏在那帽下的定是一张汗涔涔却萌萌哒的笑脸,没错,那就是天健社员,可爱阳光的孩子们!

希望天健社在2015年会有更大的成就和收获,希望南大因为有了天健社而更加充满爱,希望新加入的血液让天健有更美好的明天!

 

南京大学天健社供稿

 

华北校友会“实业课堂”在清华大学顺利开讲!

2014年12月20日,新水的404教室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张斌学长与来自浙江大学的任再峰学长。学长们向参加会议的华北地区的爱心社成员介绍了人生经历,畅谈了一些企业,经济,投资等方面的内容,大家听得都很认真~

在会议中,学长们提到了,由唐氏华北校友会会长闫振华学长提出的“实业课堂”项目。

什么实业课堂呢?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连接毕业生和在校生的桥梁。它是唐氏华北毕业生在各领域的精英带来的行业、事业和创业的共享盛宴。项目由北京高校爱心社承办,华北校友会提供校友资源。项目的受众为北京的三个高校爱心社和华北校友会成员。项目旨在促进唐氏大家庭的共建繁荣,成为唐氏大家庭的一面旗帜。承办高校爱心社成立项目工作组,华北校友会负责人和联络人作为校外社员加入工作组。项目以圆桌沙龙为活动形式,规模20~30人,每次主讲嘉宾2~3人,平等、开放、参与、共享为活动精神。

会议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大家都很期待唐氏的实业课堂项目,期待与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学长交流。

 

清华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供稿

五校歌舞齐赏 九年风雨同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九周年社庆活动成功举行

12月2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已走过九年公益旅程,九周年社庆活动在学校北绣大厅成功举行。唐氏基金会西安地区指导老师孔祥秦,学校社团指导老师胡凡,唐氏基金会西北校友会副会长刘建龙出席此次活动,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三所大学的唐仲英友社,以及学校各个兄弟社团代表也到场并送来祝福。

上午九点半,社庆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伊始,胡凡老师对爱心社九年的发展作以总结,并对爱心社未来发展作以深切期望,刘建龙学长和李晗社长也分别发言。社团代表为孔老师送上了我们精心准备的一份礼物——爱心相册,近一年来的各项活动都跃然纸上,我们相信,公益的道路,我们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雪中炭,送温暖……”爱心社成员们全体起立,在基金会会歌悠扬的曲调中怀着感恩与崇敬的心情一起唱起了会歌。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冬日的严寒似乎也随之消散。随后,火红的腰鼓点燃了开场的气氛,节奏清晰的鼓点让每个人的心中都热血澎湃。鼓声戛然而止,而人群中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火红的腰鼓,构成了冬日一道美丽的风景。

很快,欢乐节目正式开始,小品“学渣与学霸”诙谐幽默的对话所有人捧腹大笑;别出心裁的“抽奖”环节,让获奖人惊喜非常;搞笑舞蹈“爸爸去哪儿”有爱又不失天真;超幸福鞋垫更是深刻表现出当今的广告狂潮。除此之外,精彩的魔术表演,“魔镜魔镜”,歌曲串烧,精心准备节目各具风采,大家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迎来了本次活动的尾声,每位表演者不仅仅表现出青春的活力以及创造力,更表达了对唐仲英爱心社九周年社庆的美好祝愿。

最后,孔老师的字字句句,对社团在公益事业的付出与表示肯定,并祝福爱心社九周岁生日,对明年西农唐仲英爱心社承办“西安地区四校交流会”也寄予了厚望。

社庆在活泼的兔子舞中落下帷幕,全体与会人员共同合影。通过此次社庆,拉近了每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坚定了我们将爱心进行到底的决心。用爱心温暖寒冬,我们共同祝福唐仲英爱心社越办越好,在爱心之路上我们会努力,播种更多爱的种子。

 

西农大唐仲英爱心社宣传部 (供稿)

情满冬至 ,传递浓浓饺子情——西安交通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冬至饺子宴小记

时值冬至,继承传统。12月21日晚,西安交通大学唐仲英爱心社齐聚康桥苑。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冬至饺子宴。

冬至饺子宴作为唐仲英爱心社一项经典的社内活动,在每年的冬至为无数的异乡游子送上了一份家的温暖,将大家的思家之绪抹平。今年的饺子宴在康桥三楼如期举行。

下午六点整,社长和诸多部长已在康桥三楼厨房集结完毕,开始准备剁馅、和面等前期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位唐逗也陆陆续续到位。七点半,冬至饺子宴在社长张烨元的一句“开始包”的声中拉开了帷幕。唐逗们,有的擀皮;有的包饺子;有的煮饺子;一个个忙的不亦乐乎。唐逗们按照自己家乡的习俗,包出了各式各样的饺子,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都在这一刻静静地感受着唐社这个大家庭给自己带来温暖。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饺子宴采用了边包边吃的办法。这就给饺子宴平添了一份乐趣,所有人都急切的等着第一锅饺子出锅,当厨师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走上来的时候;唐逗们抓起筷子,瞬间将饺子哄抢而光。一锅又一锅的饺子登场,唐逗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整个康三淹没在了欢声笑语中,在随机采访中,当问到饺子馅什么滋味时,一位唐逗边吃饺子边说:“啥味也没有,满满的全是家的味道。”说完,他开心的笑了。

渐渐的,夜深了,活动也接近了尾声。唐逗们带着一丝不舍和眷恋离开了康桥,共同期待着明年的再相会。

 

                      西安交通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供稿

桃李相接,薪火相传————记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文秘处第一次新闻稿培训

2014年12月17日,在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办公室,文秘处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新闻稿培训活动。文秘处副部俞荣和副部张平主持了此次培训,14级新部员全部参加。此次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文秘处14级新部员写稿撰稿能力,为安大唐社提供更高质量的新闻稿件,更好地宣传活动,奉献爱心。

下午 17点30分,所有参加人员全部到达办公室,培训正式开始。俞荣作为此次培训的主讲人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新闻稿撰写的具体过程,包括格式、主题、正文、过程、落款等方面。

就格式而言,俞荣强调了字体、颜色、对齐方式,并区别介绍了大标题和小标题的不同格式。对于正文和落款格式她也做了简单介绍。介绍过程中,俞荣就写新闻稿易出错的地方向14级成员做了着重强调,她希望新成员们可以引以为戒,在以后的稿件中避免出现此类错误。

介绍完新闻稿书写需要注意的方面后,俞荣让14级新部员拿出他们自己的新闻稿作品,并就他们的新闻稿一一进行点评、纠正,指出了新部员们在写新闻稿方面的不足。这对于14级新手来说受益匪浅 。张平在俞荣讲说的基础上做了补充说明。

张平还谈到了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文秘处团结友爱、和谐互助的一贯良好传统,谈到了以往每届部长副部对部员的照顾和关心,以及老成员与新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令人感动。张平向新成员们讲述了曾经部长为了她挺身而出的经历,她说,“你们就像我的弟弟妹妹,我不舍得你们难过,我也会像部长对我那样去关心照顾你们,我们是个大家庭。”她的话体现了唐社一代一代传递下来的大爱精神——薪火相传。在场的文秘处成员都很感动。

18点35分,本次新闻稿培训活动正式结束。在培训中,文秘处成员间的感情得到进一步加深,14级新部员都感受到了唐社学长学姐们的爱,也更明白了唐社是一个充满爱与团结的和谐大家庭,相信他们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为唐社、为公益做出更多贡献。

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文秘处供稿

撰稿人:宋传博

温暖相约,扬帆起航——记“在路上”复旦交大青浦学习经验交流会

2014年12月12日,复旦大学仁己社与上海交通大学晨曦社共同在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举办了“在路上”——复旦交大青浦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面向了包括青浦高级中学、青浦一中、青浦二中等三所高中的高一高二的学生,以大学生和高中生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

复旦大学仁己社一行于当天中午十二点驱车前往青浦高级中学,活动于下午两点准时开始,针对全体高二学生和部分高一学生的两场活动,分别在音乐厅和阶梯教室举行。在本次交流会开始之前,由复旦大学仁己社青浦项目负责人朱敏洁进行了本次活动的简要介绍。本次活动通过复旦交大的大学生们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个人高中的学习经验及经历感悟,使高中生们能对各个科目的认识更进一步,并对每科的特色学习方法有更深的了解,帮助青浦的高中生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高一分会场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着重于介绍高中学习习惯的培养与高中学习生活的规划,并辅以语数英科目的学习经验交流。希望帮助一些在学习方法上有困惑的新高一同学找寻一条更加适合自己的前进道路。基于14级学生将要面临高考试点改革(全科会考纳入学生评价考核),仁己社与晨曦社的志愿者们对高中文理科各小科目的学习经验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希望高一同学们能更好地适应上海高考新政策,得到全面发展。

在高二分会场中,志愿者们首先与在座同学提及了目标理想的重要性和如何树立的问题,希望他们高二开始,就能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全面的评估。除了常规的科目学习经验分享之外,志愿者们对高中学习中的时间利用问题也进行了经验的交流。同时,针对高二学生即将面临的高考选科问题,也提供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并给予了简单的指导。

宣讲会结束后,本次活动也特别开设了提问环节,同学们提问非常踊跃。问题深入涉及高中的各个科目和大学的不同专业,,志愿者们一一给予解答。对于同学们非常集中的选科问题,志愿者们进一步地以身经历及个人的得失进行了分析,提供给同学们很好的参考价值。

 

在这次的活动中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亮点是仁己社的宣讲队伍中有一半的学生毕业于青浦高级中学,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社团组织的公益活动更是一次返回母校、回馈母校的机会。作为青浦的学生,他们更加了解青浦的高中生面临的问题和拥有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的经验分享能够更好满足青浦高中生的需求,对青浦学生来说身边人的经验也显得更为亲切实用。

宣讲会于于当天下午四点圆满结束,参与活动的成员们向青浦的学生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希望彼此的交流可以在经验交流会结束后用其他的方式延续。

 

复旦大学仁己社供稿

飞扬的公益Ideas——记浙江大学爱心社公益策划交流会

经过紧张的筹备,我们公益策划交流会终于拉开了帷幕!

今天,12月14日,下午两点整,在东2-104的教室里,我们浙江大学的公益社团们与杭州公益伙伴圈的高校们欢聚一堂。在这里,我们为公益这些事儿侃侃而谈;在这里,我们挥洒汗水,激荡青春!

也许在你看来,交流会是无聊且乏味的。可是这次的交流会,它不仅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更带给了我们精神上的享受。

交流会上,一上场就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来自浙江音乐学院的萌妹子——刘亦婷,而她带来的公益策划同样让我们为之心情澎湃。她向我们讲述了用音乐做公益的这样一个想法。面对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人们的幸福感逐年下降的现象,她们开展了在市二福利院的公益性教唱活动。通过建立老年合唱团,她们教授老人们一些唱歌的技巧,从而使这个合唱团更具专业化。她们这样做,不仅是想让老人们收获快乐,更重要的是让老人重温这种认真和拼搏的感觉,让他们的暮年生活能够过得更加地充实且充满激情。

除此之外,浙大化工学院带来的求是小课堂,也同样让我们为之眼前一亮。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做公益,这真的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因为这不仅可以使参与者对自己的专业更为熟悉,还服务了社会,可谓一举两得!

同样的,给我们带来新的理念的还有浙江理工大学的“横幅变废为宝”。面对高校里横幅“泛滥”的现象,他们致力于宣传横幅“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并组织团队成员积极开展“横幅回收”宣讲会、“横幅回收进高校、进社区”等各类活动,同时他们还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切实将横幅回收再利用项目深入学生们的生活中。

代表们在台上激情演讲,台下的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在我看来,一个成功的交流会莫过于此。

最后,真心感谢从各个地方赶过来参加我们交流会的各高校代表以及我们的各位评委与观众。

浙大爱心社

跑过闸殷的冬天——记复旦大学仁己社联合校橄榄球队于闸殷村开办兴趣课堂

2014年12月7日,冬日的暖阳缓了几分寒气。在小小的闸殷村,孩子们也将因为志愿者的到来而喜上眉梢。这次,志愿者与复旦校园橄榄球队队员一起,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橄榄球的盛宴,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这项外来运动,开阔视野。

中午,志愿者与橄榄球员们早早赶到闸殷村活动室。橄榄球队队员们带来了橄榄球及所需要的装备,布置好了场地,“藏”好了给孩子们的小礼物,等候着孩子们前来。孩子们如约而至,兴趣课堂也随即开始。

首先,仁己社成员兼橄榄球队队员胡毅恺穿上了校橄榄球队队服,戴上了头盔等装备,让孩子们看到了真正的橄榄球队队员是何许模样。同时,一段介绍橄榄球运动的视频令孩子们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想去尝试这场运动。

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很快提了上来。球员们也开始带孩子们走近橄榄球。借助胡毅恺的亲身示范,队友向孩子们一一介绍了橄榄球运动的装备及其作用。孩子们也在下面提出各种奇思妙想,比如肩上“厚厚的肌肉”是怎么来的,抢球的时候可不可以捏鼻子······童真洋溢其中。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队员们还让孩子们现场穿戴了橄榄球的装备,滑稽的样子引得哄堂大笑。

图1  胡毅恺全副武装,队友在一旁为孩子们讲解装备

图2   孩子们穿上球服的兴奋感与滑稽感

装备介绍完毕,接着,队员们介绍了最重要的橄榄球比赛的场地和规则。从两个球门到四分卫,从外接手到跑锋,孩子们饶有兴致地听着,想象着比赛的画面,找寻着异国球类的乐趣。

图3   队员向孩子们讲解橄榄球赛规则

志愿者为孩子们分发了小礼物后,大家一起来到了闸殷村的村委会大院。在这里,孩子们将在志愿者的陪同安排下,开始一场橄榄球比赛。我们从简单的发球和接球开始,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融入这场运动。孩子们也从不熟练、使不上劲慢慢掌握了技巧,看着自己扔的越来越远,信心倍增。

正式比赛开始前,我们来了场小热身。五个孩子编为一对,每个孩子腰上系一根腰带,两队孩子比赛,腰带被抓下的孩子淘汰,看哪对获胜。孩子们像小兔子一样机灵地蹦来蹦去,尽力保护着腰带,观察时机。被淘汰的孩子心有不甘,吵着还想来······志愿者们也不禁参与其中,回味着童年的乐趣。

图4    胡毅恺向孩子们展示橄榄球

图5    孩子们练习发球

图6    孩子们玩起抓腰带游戏

最后,正式比赛拉开序幕。尽管孩子们不太记得规则,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比赛热情。在志愿者和球员们的指引下,孩子们打得有模有样,逐渐学会了合作和分享,把握最好的时机得分。你争我抢中有敏锐的判断,你追我赶中有不懈的坚持。大院里笑声不断,斜阳印下了每个孩子纯真的笑脸,它们感动着闸殷村,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感动着未来。

我们愿一直这样,牵着孩子们的手,走向每一天的黎明,感化每一个寒冷的冬天。

图7    志愿者为孩子们系上腰带

图8   孩子们争抢橄榄球

 

复旦大学仁己社

复旦大学校橄榄球队

在冬日的暖阳下,撒播爱的种子——记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与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预防艾滋病培训活动

冬日的暖阳尽情地倾洒,暖暖的爱心也一直在延续,距世界艾滋病日虽已过去近两个星期,大家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却不会因节日的过去而消退。2014年12月13日下午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和安徽医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合肥工业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共同开展了预防艾滋病培训活动,这次活动在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会议室开展,旨在增加大家对艾滋病的了解、传递博爱的公益正能量,并促进三所学校间的交流。

下午13:00,参与活动的五名志愿者在学校西门集合,由副社长祝煜带领前往安医大,14:00准时抵达时,此次活动的两名负责人付野和尹正燕已经在安医大等候。随后,合肥工业大学的志愿者也抵达会场,在三个学校人员进行简短交流后,14:30,活动正式开始。

首先,是三个学校的负责人进行自我介绍,分别是安徽大学的付野和尹正燕,合肥工业大学的王艺耘和胡颖,安徽医科大学的徐晓庆和路晓倩,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熟悉彼此,首先进行了一项名为大风吹小风吹的游戏,活跃了现场的气氛。接着是打乱座位顺序,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然后邻座两人相互自我介绍,三分钟后,大家分别上台来介绍对方,接着是抢数字的游戏,大家随机从一喊到十,同时喊出数字的人叫出对方的名字就要接受惩罚,也是在考察大家记忆互相名字的能力,让彼此更加熟悉。

接下来,就是各个大学的负责人讲解艾滋病的知识,安徽大学的付野和尹正燕从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切入讲解艾滋病的流行症状和感染艾滋病到死亡经历的阶段,安徽医科大学的徐晓庆和路晓倩讲述了HIV和AIDS的区别,合肥工业大学的王艺耘和胡颖则讲解了艾滋病毒存在于人体的哪些体液中之后还阐述了艾滋病的三个传播条件:存在活性的HIV,存在足量的HIV,HIV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进行了一个模仿HIV对人体免疫侵害的游戏,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大家更加深了对艾滋病的了解。

之后,所有人员划分了三组,分别讨论艾滋病血液、母婴、性传播的方式和预防方式,并将讨论结果写在白纸上,当所有人完成后,三组成员代表分别上台展示各组的讨论成果,各组讲完后,由各负责人作进一步的补充说明。

活动接近了尾声,就由付野和尹正燕为大家演示如何使用安全套,这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方面,在座的志愿者也都认真学习,每个人也都亲自演示了一遍,学会了使用方法。活动最后,每个人都点燃一根蜡烛并围成了一个圈,关掉电灯后,整个房间被火红的烛光照亮,温暖着每个志愿者的心。

18:00,活动结束,暮色已浓,各校志愿者都踏上了归途,但我们一直都在公益的路上,感受爱,奉献爱,传播爱。这次活动让更多人去了解艾滋病患者,用一种公正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希望这样的爱心活动继续传承,把温暖爱心的种子也为他们种下。

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文秘处供稿

供稿人:李家慧

为爱奔跑——记南京中医药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冬季长跑活动

为了呼吁全校师生关注健康,并进一步了解唐仲英爱心社长期举办的“手拉手结对子”资助活动。2014年12月14日,由社团组织的主题为“为爱奔跑” 的活动在学校体育馆至东操足球场的校内主干道上进行,来自全校的参赛选手和多数社团成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集体合影

红旗一挥,整个参赛队伍朝着终点的方向奔去。午后冬日的斜阳洒在每一位选手的身上,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队伍俨然成为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优秀的选手们

“为爱奔跑”是一项将公益慈善理念与长跑运动相结合的校园公益活动。虽然整个长跑时间短暂,但每一位选手的身影依然停留在人们的脑海里。因为他们是赛场上最可爱的人,不为掌声的诠释,不为刻意的征服,不为失败的痛苦,只愿用那辛勤的汗水能给南京市下曹小学贫困的农民工子弟一个充满希望的美好明天。

由于此次活动策划缜密,分工明确,多个路口均有我社志愿者指引方向并为选手们欢呼加油。在比赛顺利结束后,汤敏理事长及王国栋副理事长共同主持了颁奖仪式。一等奖由汪乃钱同学赢得,二、三等奖分别由张祥、马旻昊同学获得。他们分别和理事长合照并被授与奖杯、奖状。当然“最佳人气奖”也由李秋同学摘入囊中,“最佳摄影奖”尚在征选当中,此时此刻全场掌声不断,使整个活动气氛达到了高潮。在活动的最后,所有参与人员在活动海报上签名留恋并进行了大合照。

获奖选手和理事长合照

此次“为爱奔跑”活动充分展现了我校学生“积极向上、乐于奉献、感恩社会”的良好精神面貌和我社志愿服务的良好态度,提升了唐仲英爱心社公益慈善的影响力,使“人人皆可慈善”的理念在校园内得到了弘扬和传播。并借此呼吁全校师生踊跃参与今后的慈善活动,进而为推动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也许我们能力依旧有限,但我们爱心无限,能以微薄的力量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驱除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是我们莫大的荣耀。让我们携手,一起努力为他们带来关怀与温暖吧!

南京中医药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