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微笑刻在时光里——记西北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小红帽大学游活动

一场夜雨后的长安洗尽了平日里的喧嚣和繁华,迎来了略微有些单薄和冷清的周末。走在满是梧桐树叶堆积的小道上,想着即将到来的那一群天真烂漫的小朋友。

8点10分左右,大部分志愿者已经到达集合地点——北校门口,列队有秩序的等待着载着孩子们的大巴车。

大约8点25分左右,远远的看见一辆车身上印着周至一号线的大巴车向我们驶过来。在大家满满的期待与焦灼的翘首盼望中,一群穿着鲜红色校服的小朋友整整齐齐排着队向我们走来,从他们打量的目光中,有疑惑,有羞涩,有紧张,而亮晶晶的眼睛里透露出更多的是期待。

紧接着,大家进行分组,8个志愿者小分队按顺序每人带领一个小朋友参加这次的小红帽大学游活动。活动第一站便是参观图书馆!

志愿者们带着小红帽们穿过北广场,途中经历了相互的自我介绍、玩笑式的打闹后,渐渐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于正对着北门的大阶梯上合影留念后便是正式的参观图书馆啦!

见到这么高大上的图书馆,小红帽们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同时也很兴奋。在志愿者哥哥姐姐们的带领下到达了二楼,宽阔的二楼大厅内有着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器,从二楼大厅向上望着高高的楼顶,看着他们亮晶晶的眼睛,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可他们脸上挂着的始终如一的笑脸让我们都感到很满足,图书馆书很多,周末上自习的人也很多,不知道当他们看到周末还有那么多哥哥姐姐在努力学习的时候会不会让他们在平日里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多一份坚持?当他们看到在明亮的灯光下闪耀智慧光芒的书籍的时候,会不会对未来有更多的期待?

短暂的图书馆之行结束后,第二个环节便是参观校园了。经过一个小时的交流,小红帽与志愿者们的关系渐渐熟络起来,小红帽们也渐渐打开话匣子吐露自己的心声,主动与志愿者交谈起来。感谢这一群鲜活的小生命给这个静谧的校园清晨注入新的生命力,于散步中我们认识了彼此,了解了彼此。交流着各自的学习,生活,他们这个年纪固有的烦恼,学习上的困惑,地方上的特色文化……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第三个活动的集合地点—东操场。在这次活动里,学长学姐们特意邀请到了西北大学乒乓球协会的社员们为小红帽们表演以及教授乒乓球的基础课程。小红帽们围着一张球台,安静认真的听着两位学长的讲解,其中有几位“资深”球员还小露了一手。巾帼不让须眉的姑娘连连斩杀了学长几个球,娴熟的球技让众人目瞪口呆获得掌声连连!同样不甘落后的男生们奋起直追纷纷在台前展露风采,同样娴熟的球技让人仿佛看到了国球未来的希望!

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刮着脸颊,风中奏起激昂的鼓乐声,活动进行到第三个环节—腰鼓表演。一面鲜红的大鼓在跑道中立着,听着鼓乐声小红帽们都迫不及待的跑到田径场上,有秩序的排着队站在阶梯上等待着学姐们的激情演出!手拿着鲜红的旗子,配着冬日里普遍冷色调的衣服,全场的目光都聚集在场中的学姐身上。鼓声一起,或急骤,或短暂的停顿,学姐们跟着鼓声一跳,一顿,或散开,或聚拢,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小红帽们一阵热烈的掌声。好奇的孩子们在表演结束后扫开心里的羞涩与局促不安,纷纷上前跟着学长学姐学起腰鼓和打鼓来……

天公作美,快到中午的时候气温有些回暖,难得的暖阳映衬着小红帽们灿烂的笑脸。于草坪上合影后,志愿者们带着小红帽们去食堂就餐。餐桌上,有的小红帽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本子记下了哥哥姐姐们的联系方式,不断询问着什么时候再去支教的问题,提出下次还要去他们学校讲课的要求……心里除了高兴,满足,此时此刻更多充斥着的感动。

下午1点,小红帽们坐着大巴车来到了西安博物院,早就在那里等待的志愿者们热情的接待了孩子们,并和讲解员学姐一起带领孩子们进行参观!孩子们被里面美丽的风景所吸引,志愿者们就充当照相机为他们拍照留念!时间过的很快,3点钟,在预定时间内,孩子们参观完了博物院,欣赏了很多新奇的、有趣的东西。看着他们脸上喜悦的神情,我们的心里也非常高兴,顿时觉得所有的辛苦与努力都是值得的,没有什么比他们的笑容更珍贵!

参观完博物院,小红帽们又坐着大巴车来到北校区欣赏了影片《望长安》,领略了他们所不了解的长安!观影结束后,便开始了小红帽与志愿者的心的交流!孩子们与志愿者一起分享他们的趣事、爱好以及今天的喜悦!在交谈中,志愿者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主动的去了解孩子们的困惑,并为他们做出了指导!我相信他们可以从中受到些许启发!

我们做的微不足道,于他们年幼的心上,却是无法抹去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得不说,遇见他们,是这个周末,这开学半期以来,最幸运的事情。风里弥漫着分别的气息,温婉了一曲悠长的暖意,流淌着静默的感动。

时光不老,他们的笑脸始终如一。此次小红帽活动便在送别的北门落下帷幕。

愿他们的微笑永远刻在时光里……

西北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供稿

分享,让我们携手共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爱心社第九次“考研保研交流会”成功举行

小雪伴着丝丝细雨悄然来临,寒风在室外肆虐,然而温暖的室内却扬溢着欢声笑语。

11月22日,随着11级学长学姐们保研考研结果的明朗,社团也借此机会,联系保研考研成功的9名优秀社员,在这温暖的室内氛围中举行了第九届“考研保研交流会”。

因为怀有保研考研的热情,所以寒风冬雨都未能阻挡我们向讨论室进发的脚步。而一踏进研讨室,看到几个熟悉的学长学姐围着桌子,意气风发地交谈。恍惚间,我在憧憬:两年后的我是不是也可以成为在这笑着的一员?痴痴地想,直至眼中映入社旗的那一抹红,我的思绪才被拉回现实,交流会也正式开始。

分享

在主持人的介绍下,经验分享环节有条不紊地展开了。听着学长学姐讲述自己的经历,一段段慷慨激扬的话语,内心对学长学姐的的崇拜之情继续升华。前社长蒋侠森学长,将自己的“意外之喜”的保研经历,引发室内的阵阵欢笑。我相信,巧合中也有必然,不努力永远也不会成功。没有谁的成功不需要付出,或平平稳稳,或跌跌撞撞,都离不开个人的不懈努力。

交流

提问交流,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疑问与看法,从前的我,对保研考研有着向往,也有着惧怕,不敢靠近,满腹疑问。而此刻,我庆幸自己能够参加此次的交流会,让我了解到了对于考研,现阶段要做什么、夏令营是什么、考研报名时应如何选择,知道了如何应用网络图书馆上众多的资源……最重要的是,我认识到了这么多优秀的前辈们,他们就像一本本参考书,你想要的问题他们会尽全力为你详细解答。

携手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交流会的尾声,主持人将我们准备的一封信送给学长学姐们。如信中写到的:“无论未来你身在何方,我们希望你能常常想起在爱心社的日子,那是段珍贵的回忆,你是我们的骄傲”,爱心社的温暖,足以让萧瑟的枯树来年再次绽放新芽。

“选取最适合我们的路,尽管人生路上遗憾难免,但是只要我们问心无愧的走好每一步,人生一样可以很完美”。

 

西农唐仲英爱心社宣传部  吴思琪(供稿)刘一璇(编辑)

感受山大魅力 坚定追梦信心——记商河县部分中学生参加山大“中学生开放日”活动

2014年11月22日,商河县第二中学、第二实验学校、玉皇庙中学和牛堡中学的150名师生走进山东大学,参加2014年“中学生开放日”活动,零距离与山大接触,感受其独特魅力。山大爱心社的志愿者们全程进行了陪同。

活动一开始,大家到知新楼C座702报告厅参加了“中学生开放日”的欢迎仪式暨名师报告会。首先,唐仲英爱心社指导老师陈付波老师代表学校致欢迎词;接下来山大附中名师孔磊老师与大家折梅煮酒说《三国》,一起感受《三国》的独特价值,一同分享《三国》乱世的雄才伟略;最后,吕冰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看山大”,从山大的历史到大师,从山大的校园分布到风景名胜,让我们一起感受山大的文化底蕴,一起了解山大的人文生活。无论是报告还是山大介绍,都精彩纷呈,获得了阵阵掌声。

活动的第二项,参观山大博物馆,大家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一起看百年校史、欣赏书法艺术、亲近精品文物、浏览山大著述,真正感受着山大的博大精深,领略着大师的风范。
中午时间大家与志愿者一起来到山大为之骄傲的餐厅,品尝美食,交流学习、生活,这让大家获益匪浅。在休息之余,大家又在山大学生志愿者的引领下浏览了校园的建筑和美景,美景已然令人难忘,但“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校训更令人动容,那是一种何等胸襟,那是一种何等的气魄,它深深的印在了大家的脑海之中。

下午,大家来到了山大兴隆山校区,首先在创新开放实验室聆听了刘老师关于科技创新实验室的介绍,并且欣赏了山大学子创新设计视频,这把大家带进了奇妙的领域,紧接着便携式身高体重肺活量检测仪和水中机器鱼设计更让大家惊叹不已,随后的“纸桥承重大赛”、“无碳小车”制作与实验也同样让大家想一探究竟。

大家还意犹未尽,但是已经到了该返程的时间,恋恋不舍中大家踏上了归途,但是这次与山大的零距离接触,也让大家真正的感受了百年老校的博大精深,领略了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了志愿者的热情和奉献,这所有的一切也给了大家追逐梦想的路上更大的冲劲,大家会为着梦想更加努力,奔着梦寐以求的山大不断向前……

作为远离大城市的农村中学生,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去接触大学和大学生活, 这次活动给了我们一个与高校交流的平台,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震撼,更是前进的动力。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坚定了孩子追逐梦想的决心,也教会孩子什么是奉献……希望这次活动能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从中受益,让他们在前行的路上也有这么一盏指路明灯,让梦想不停向前……通过一天的参观学习,同学们在心中定下了新的目标:山大——等我!!

心心相连的爱——记西安理工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与心心幼儿园手拉手活动

2014年11月22日下午1点,西安理工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十四位成员在霍田田学姐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心心幼儿园的旅程。这次活动主要是为了向幼儿园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尽微薄之力让他们在寒冬之中感受到更多温暖。所以,即使天下着雨,很冷很冷,爱心社的小伙伴们依旧充满热情。

半小时后,大家顺利到达心心幼儿园,在心心幼儿园老师的带领下进入楼上一间屋子。很快,每人便分别分到一把剪刀,然后围成一圈开始了今天的任务――裁灯笼纸。不一会儿,又有好多其他学校的伙伴加入我们,屋子瞬间变得热闹起来,大家相互自我介绍,一位老师还讲授了许多关于自闭症儿童的小知识。

不一会儿,在一片掌声之中,我们迎来了这所幼儿园的创始人即现在的负责人――张妈,慈祥的张妈已年过半百,可看上去还是很有活力,那是因为她有一颗坚强而伟大的心和乐观的心态。她向我们讲述了幼儿园自创始以来的种种,语气中夹杂着心酸与无奈,但却又充满感谢之情,充满一种对爱心传递的感动。大概四点,在几位老师的安排下,许多伙伴又去和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交流沟通。此时,外面小雨依旧淅沥,但屋里却足以温暖人心。

就这样,一次充满爱与温暖的活动悄悄的接近了尾声。不过,虽然时间有限,但爱心传递却是无限的,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人间。

 

西安理工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供稿

温暖——记复旦大学仁己社龙华志愿者为吕爷爷庆生

折叠五彩缤纷的千纸鹤,书写满载祝福的生日寄语,最后把它们放在精致的盒子里,至此分针已经转了两圈,忙活了一晚上,我们终于准备好了这份礼物,因为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以后,是吕爷爷的生日,而我们也将给他带去最真挚的祝福。

早上八点,龙华志愿者们准时在江湾校区门口集合,出发奔向吕爷爷住处——徐汇区第二福利院。刚刚立冬,天灰蒙蒙的,风已有寒意,可那并不影响心中对活动的热情和对爷爷笑颜的期待。遥远的路途也不能阻挡我们坚定的步伐。

经历了近两个小时的地铁公交,终于来到福利院的门前。舒适的环境,体贴的护工人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老人,和着这一路祥和,我们走进了吕爷爷的房间。今天的他,看起来比往日还要精神焕发,一见到我们,就好像见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他激动的拉着我们的手,让我们一个个坐到他身边。大家就这样聚在了一圈,陪伴在吕爷爷左右,帮他按按腿,揉揉肩,听他回忆那些年,他参加的抗美援朝战争,那些年,他热爱的足球事业,还有那些年,他深爱的女孩。想到深处时,他还唱起了当年的歌,露出孩子般纯真的笑容,那样的乐观开朗,那样的精神焕发,八十二岁的身体,却让我们看到了一颗二十八岁的心。回首往事,伴随着领悟与感慨,他想念当年牺牲了的战友,想念那满腔的豪情与热血,想念前几年去世了的老伴,想念那纯真年代最为珍贵的爱情,他牵挂着她的外孙女,愧疚自己没有好好关心她。经历越多,回忆越多,同时牵挂也就越多,吕爷爷说自己虽然老了,却有十七八岁小伙子一样的心态,只是缺少陪伴,缺少倾听和交流的人,而我们就像黑暗中的点点星光,汇集到他身边,对他而言,我们不只是志愿者,更是他的心灵慰藉。同样,对我们,亦把他视为自己的爷爷,愿我们的陪伴能给他带去更多的快乐。

最后大家把我们精心准备的礼物送给了吕爷爷,并一起为他唱起了生日快乐歌。悠扬婉转的歌声弥漫在周边的每一个角落,融化了初冬的寒意,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你们来看我我很开心,我把你们当作我的外孙儿”,每次离开前爷爷都会这么说,希望我们这些外孙和外孙女能让爷爷不那么孤单寂寞。其实很多老人,缺少的不是生活上的照顾,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陪伴,这便是龙华项目的初衷“执子之手,情系夕阳”用我们的爱心,给他们带去更多希望。

 陈中丽供稿   杨君仪修改

漫漫徒步,你我相随——记唐氏华东校友会独墅湖公益徒步活动

2014年11月22日下午两点,独墅湖畔美丽的白鹭园大草坪上开始了众所期待的唐氏华东校友会独墅湖公益徒步活动,此次活动由美国唐仲英基金会毕业生联谊会华东分会发起,苏州大学爱心学社承办。此次徒步活动主要是让毕业生和同学们在户外徒步强身健体的同时,加强唐氏大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了解,陶冶身心,增进感情。除了华东毕业生之外,苏州大学本部和新区的同学也参加了此次活动,体验徒步游玩的乐趣。

微风荡漾,波光粼粼的独墅湖面,偶尔飞起几只白鹭,他们快乐地嬉戏着,平日里都在打拼事业的唐氏成员们也放松身心,为之后的徒步做好了准备。公益徒步开始前,苏州大学爱心学社先组织大家进行了公益募捐。这次募捐是为了给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捐助爱心书屋,带给他们更多的知识和温暖。大家纷纷在募捐箱中投入自己的一片爱,其中还不乏小朋友们的点滴爱心,稚嫩的小手投进去的也是对他人的爱,无论多少,都代表着他们对公益的支持,体现一份浓浓唐氏情。

此次徒步活动共计10公里,主要是从独墅湖畔到月亮湾。徒步分为5个站点:0公里、3公里、5公里、8公里、10公里(终点),成功到达每个站点后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为他们的纪念手册盖上刻有“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章印。这是每个唐氏人都铭记于心的宗旨,更可以彰显他们对公益的坚持。徒步虽然是一个考验大家耐力与坚持力、毅力与执行力的挑战,但是参加者们已经做好了挑战自我的准备,他们英姿勃发、豪情满怀丝毫不减当年风采。参加者们被分为七组,由导游带路向前进。

在出发前大家先玩了个解手环的游戏,相互手拉着手绕成一个复杂的圆环,有1到2个队员出来指挥大家的动作来解开交缠的手环。由于完成顺序决定大家的出发顺序,大家都十分认真团结的完成了游戏,争先恐后的出发了。在行进路上大家畅谈着昔日情怀,欣赏着沿途魅力风景,惊喜不断,笑声连连。初冬的独墅湖没有寒风刺骨,只有如同每一位参加者的内心一般洋溢着暖暖的温馨味道。在走完了大半的行程之后又有着别样的游戏等待着各位参与者,他们要按照所给图片的姿势做好并进行拍照,别具挑战性的动作要求考验了他们的团结合作能力,更是对以往相处中所培养的默契的回味。但是大家丝毫没有被难倒,更没有被疲惫所影响,在湖畔留下了一抹抹倩影。

征服了最后的2公里后,大家到达了终点——白鹭园。在美丽的独墅湖教堂的吸引下,大家不时的合影留念,神圣且庄严的教堂氛围在此刻融化为内心深深的幸福满足感和成功征服漫漫长路的喜悦感。虽然10公里的路途是那么的长,在大家已然不习惯走路的今天更是一个莫大的挑战,但是没有人愿意放弃,每个人都极尽全力的向前,向前;在到达终点时每个人浮现在脸上的喜悦之情更是彰显了一切。总之,这样一场看似不可思议的旅途就在欢歌笑语中圆满结束了。虽然活动落幕了,但是唐氏奉献精神一直都在,爱社发扬的传递温暖,播散幸福的精神更是永驻每个人的心间。希望大家以后也可以像在这十公里的徒步中一样,能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体会幸福,回顾温暖,记得我们一直都在,你我一直相随!

                      ——苏州大学爱心学社13级社员朱红、14级志愿者张瑞供稿

相约周六,温暖交流——记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欢聚包饺子活动

2014年11月22日,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迎来第三次的相约周六活动,活动地点在桂园食堂一楼,此次的活动内容是包饺子,让大家感受生活的快乐,共享生命的精彩时刻。相约周六是安大唐社今年开始进行的社团文化建设活动,旨在促进社员友谊,促进部门交流,构筑温暖家文化。

16:30,相关负责人已经将食材运送到食堂,进行洗切、和拌,制作饺子馅。17:00,参与此次相约周六的成员在桂园一楼集合,包饺子活动正式开始。

各部门以部门为单位,开始了各自的包饺子之路。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大家各展其能,包出的的饺子各具特色,有平淡无奇的,有华丽花边的,也有包子状的,饼状的……社员们互相调侃着对方的“杰作”……欢笑声在食堂蔓延着,连路过的食堂工作阿姨也驻足看着大家,脸上挂着笑容。

饺子完成后,就到了煮饺子的时刻,大家就像儿歌“排排坐,吃果果”里的小孩子一样,整齐地坐好并摆好自己的餐具,等待美味的饺子出炉。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说着包饺子的愉悦,说着这个星期的见闻,那一刻,爱的一家人真实体现,温暖溢满在每个人的心间。

终于迎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热腾腾的饺子新鲜出炉,大家耐心地排好队盛饺子,副社赵雅倩为大家发放着饺子。当大家终于吃到饺子时,露出满足的笑容。食堂瞬间变成了除夕年夜饭时的温馨,大家庭里的每个人都在欢笑,用快乐表达着幸福。可口的饺子也被大家一个一个消灭。

18:30,活动圆满结束,大家收拾完卫生后恋恋不舍离开了食堂,参与的许多人员表示以后一定会继续相约周六。“很喜欢这样的活动,大家在一起真的像一家人一样,可以感受到许多快乐。”参与此次活动的张平说,而14级的余国均也说:“尽管还是唐社中的新成员,我也不知不觉地被这家庭般的快乐感染着。”

相约这个周六,冬日里温暖交流。期盼每个周六都能相聚在一起,感受到彼此的存在,携手前进,在未来的道路上相互扶持。

 

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文秘处供稿

撰稿人:余国均 王珊珊

 

以爱之名,情暖夕阳——记浙江大学爱心社11月15日心暖夕阳活动

11月15日清晨,阳光洒满杭城,空气中却尚有几分凉意。夕阳志愿者一行人再次踏上前往拱墅区老人公寓的路途,在这个寒冷的时节,为老人带去一份冬日的温暖。

刚走进大门,老人们正在做早锻炼,他们热情地邀请我们加入。早已和老人们熟悉的我们也积极地加入早操的队伍,虽然只是摆手踢腿等几个简单的动作,我们却很乐意紧跟在老人身后,共享锻炼带来的愉快轻松。

早操结束,我们和老人们一起坐下来,或是看老人们拿出的年轻时的照片,听他们讲述那一段段久远却难忘的回忆;或是和老人们聊着家常,目及老人脸上暖心的微笑,我们也是会心一笑;又或是津津有味地欣赏老人们的收藏品,分享其中的故事。

活动过半,我们迎来了浙江音乐学院的小伙伴们。刚来到老人面前的他们还有些拘谨,在看到老人们脸上和善亲切的微笑后,他们也坐到老人身边和老人聊天,尽管会一时语塞,老人们对此也会宽容地笑笑,展开新的话题。

活动接近尾声时,音乐学院的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演出。老人们在我们的搀扶下坐在大厅一侧,对音乐学院同学们的表演充满期待。悦耳动人的歌声响起,一曲《我爱你中国》拉开序幕。翩若惊鸿,轻盈跳动,一支傣族舞尽显志愿者灵动的身姿,紧随其后的双人舞蹈获得了老人们经久不息的掌声。还未从舞姿中回味过来时,二胡独有的弦音响起,一首经典乐曲的典雅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作为大轴最后出场的东北秧歌更是将气氛推到高潮。

为大家的热情感染,老人们在大家的带动下,也参与到表演当中。一位奶奶大方地为大家献上一曲戏剧,尽管奶奶年纪已经很大,但是仍然唱得底气十足,在场掌声连连不断。之后一位可爱的爷爷用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唱出一首《牡丹之歌》,并领着所有人以一首振奋人心的《团结就是力量》为整场演出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老人的微笑背后,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其他东西。从老人的话中,我们总能感受到他们在老人公寓中的寂寞,只有在每个周末我们去看望时才能给带去一些热闹的氛围。当老人为志愿者们展示他们的照片和收藏,分享快乐的同时,我们看到的还有时光流逝留下的印记。他们也曾拥有青葱的岁月,他们也曾拥有似火的热情。如今他们也许已经风烛残年,只能静静地倚靠在沙发上,任凭寂寞布满房间,却只剩下心中无尽的回忆。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老人们需要的不单单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多一些陪伴,即便只是静静地坐在他们身边,也能感受到他们内心难以抑制的满足。

离别时,爷爷一句“谢谢你们,让我们能欢度晚年”,在回程路上一直回荡在耳畔。我想,付出当是相互的。老人因为我们的陪伴而心满意足,而身为志愿者的我们,舞台上卖力演出,看台下耐心倾听,也在陪伴老人的过程中获得真诚的感谢和内心的满足。我们彼此陪伴,也是彼此以爱取暖。

 

浙大爱心社

用爱心温暖星星的孩子,用快乐践行公益的道路——记安徽大学与中科大唐仲英爱心社再次探访天天向上儿童康复中心活动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明天的希望,是阳光下最活泼的花朵,是微风里最烂漫的身影,然而有些孩子却因为自闭症、多动症、唐氏综合症等无法正常地认识这个世界,与世界交流,合肥天天向上儿童康复中心里就生活着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是来自星星的孩子。

为了关爱特殊儿童健康,践行公益大爱精神,同时也促进两家爱心社的交流与进步,2014年11月19日,安徽大学与中科大唐仲英爱心社再次联谊,开展了第二次探访天天向上儿童康复中心的爱心志愿活动。此次活动共有来自社内的十余名志愿者参加。

14:00,志愿者们在安大西门准时集合,在副社长崔维栋的带领下踏上爱心路途。14:50,到达中科大西区,与中科大负责人汇合。15:00,到达康复中心。

志愿者们首先了解了儿童康复中心的基本情况,天天向上儿童康复中心收纳特殊儿童群体,包括自闭症患者、智障者、多动症患者、唐氏综合症患者、暴力症患者,这些问题儿童不能正常与他人交流,不能与这个世界拥抱和温柔。天天向上儿童康复中心为这些孩子做康复疗程,开设牵牛花班课程,以引导这些孩子走出病症,积极交流。

了解完基本状况后,我和和科大的志愿者们分为了两拨,一拨与特殊儿童交流,一拨进行整理与收拾。分配完工作以后,志愿者们很快行动起来。

志愿者们把桌子、椅子、康复器材有条不紊地从屋外搬到室内,并且摆放整齐。搬完东西后,志愿者们前去装黑板。由于康复中心新开了一个教室而学校没有男老师,所以装黑板的任务交给了男生志愿者们。志愿者们立马行动起来,钻洞、钉钉,机器的嘈杂声夹杂着志愿者们的欢笑声,崭新的教室充满着忙碌的身影,一个小时以后黑板装配完毕,志愿者们露出喜悦的笑容。而另一边与问题儿童们的交流也在进行中。

17:10,活动圆满结束。参与和特殊儿童交流的志愿者朱戴根说:“第一次真正与这些儿童接触,他们的确需要他人的关心,希望可以用快乐、用爱心带他们走出困境。”而参与整理工作的王杰也说:“虽然未与他们接触,但是我们所做的工作能够给他们带来些许快乐和温暖,能够帮助他们,就觉得很美好。”

天色已黑,志愿者们随即乘车离开了康复中心。满满的幸福冲淡了疲惫,深深的快乐溢满了心房,用爱心温暖星星的孩子,用快乐践行公益的路途,活动虽短,却希望点点努力可以给这些孩子带来更多走进世界的可能,也给自己带来美好成长。

安徽大学唐仲英爱心社文秘处供稿

供稿人:俞荣

爱心交汇——重庆大学爱心协会走进南川书院中学

2014年11月21日,重庆大学爱心协会的同学来到书院中学和唐仲英爱心小分队的同学交流:介绍了丰富的大学生活;教了很多有效的学习方法;还和小分队队员们共同畅谈梦想;同时还给小分队队员开展爱心活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等。

小分队队员们积极参与互动,他们的爱心活动经验、他们的梦想一次次的感动了重庆大学的学长和学姐。相信爱心小分队队员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表现得更好。(书院中学: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