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清华大学-CTF领导力共创营之精彩课程

发表时间:2024-08-05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暑期,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学子共同踏上了一场知识与技能之旅。从7月29日至8月1日,为期四天的共创营主题课程圆满完成,每一天都满载着成长的足迹与智慧的火花。在这里,不仅包含对职业生涯的精心规划,更有对公益精神的深刻领悟;从领导力的锻炼到审美素养的提升,从沟通与表达的技巧到多元文化认知的探索,每一门课程都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7月29日启航仪式上,营员们怀着对唐仲英先生无尽的敬仰,齐聚其雕像前,用鲜花与合影定格下这庄严一刻,将公益精神深植于心,激励着营员们在未来的学习旅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现在就让我们共同回顾精彩纷呈的课程,感受知识的力量与公益的魅力。

 

7.29 上午 金蕾莅老师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金蕾莅老师的在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有趣的讲授引导大学生跳出传统职业选项束缚,聚焦个人价值观与目标定位,探讨了多样化职业选择议题,提出从明晰个人价值观出发,通过全面获取信息、精准提升职业技能及培养应变能力等策略,为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特别针对研究生群体,课程强调更高层次的职业规划准备,鼓励他们成为未来社会问题的解决者,确保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与持续竞争力。

7.29 下午 陈飞星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陈飞星博士的领导力拓展训练课程,首先让大家按照实践小队分组,制定队名和队训,完成自我介绍接龙。接下来,五个实践小队努力完成了生日排序、图片解密和群口相声三个团队游戏,深刻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积极意义,同时营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反思如何改进提高,以取得更好的游戏结果,让领导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了全方位的成长与提升。

7.30 上午 周加李老师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周加李副教授,以其深厚的涉外礼仪与公共礼仪研究底蕴,带来了生动有趣的《审美素养与服饰搭配》课程。周老师精心挑选了一系列名人轶事与精美图示,逐一剖析服饰搭配,指出“呼应”与“平衡”是实现“和谐美”的两大关键。五个小组的营员们分别寻找并展示符合和谐美原则的服饰搭配实例。周老师还详细讲解了不同场合着装规范,让营员们对礼仪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助力未来的社交活动。

 

7.30 下午 刘慧凝老师

清华大学获得第八届“清韵烛光 我最喜欢的教师”称号的刘慧凝老师,以其丰富的个人经历作为课程引入,深刻剖析了在当今这个充满多元时间性挑战的社会环境中,沟通与表达不畅的深层次社会根源。三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浅入深出”地揭示不同沟通场景下可能面对的挑战,让营员们直观感受到提升沟通与表达能力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刘老师以“黄金三要素”概括精炼语言、顺畅表达的技巧,并从专业播音主持的角度,指导营员们有效提升表达的清晰度和感染力。大家在她的引导下互相交流,整个课堂氛围热烈而有序。

7.31 上午 黄成老师

清华大学唐仲英学生全球发展中心副主任、仲英青年学者黄成老师结合自身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的丰富经验,带来了干货满满的《多元文化中的沟通与胜任力》课程。黄老师设计了两个小游戏:其一,营员们根据各自抽取的小纸片,模拟来自四个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其二,由几位同学模拟不同国家代表进行迷你模联。这一课程,营员们做到了理实交融,进一步探索成为具有全球胜任力人才的方法。

 

7.31 下午 吴燕华老师

复旦大学生物学科普基地主任、仲英青年学者吴燕华老师带来了生动有趣的《从遗传学的专业授课到博物馆的科普传播》课程。吴老师通过海南长臂猿的保护案例,展示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她通过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科普工作,强调教育在培养下一代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吴老师的课程不仅提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知识,还结合实际案例和教学实践,全面提高了营员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7.31 下午 傅孝明老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仲英青年学者傅孝明老师的《橘皮成形》是一门实践类课程。傅老师先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橘皮成形”背后的数学原理,随后在两位志愿者的指导和帮助下,营员们学习如何将橘皮经过绘制参考线、切割和剥皮三个步骤,转化为有趣的艺术品。这门新颖有趣的实践课,营员们不仅提升了环保意识,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艺术审美,还可以带到今后的支教等活动中。

 

 

 

8.1 上午 刘璇、许琳老师

上海自然圣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璇老师为营员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创新社会实践工作坊》课程。她讲述了自己诸多社会实践经历,并结合她建立的藏地第一所生态学校——登龙云合森林学校,希望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能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去设计。接着刘璇老师分发卡牌,帮助大家了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17个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就业指导中心LEAD计划特聘顾问许琳老师带领营员们“在玩中学”:以小组为单位,由一个组员发起话题,轮流就小组议题发表一句话观点。大家集思广益,切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两位老师的课程让营员们拓宽视野,探索提升领导力的方法,为成为更好的领导者打下基础。

 

8.1 下午 贾西津老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老师在《公益的精神、伦理与法律》课程中全面阐述了公益的深层次内涵。她将公益精神的核心划分为三个维度:公共性、志愿性和慈善,并通过案例分析深入讨论了保护志愿性和尊重受益人权益的方式,以及捐赠动机背后的伦理考量。贾老师又提出了"好公益"的理念,即公益组织和个人应深入理解公益目的,以高标准的伦理自律追求更广泛的社会价值。本次授课,贾老师不仅传授了公益理论与实践知识,更启发了营员们对公益事业的深入思考和价值追求。
8.1 晚上 读书分享

 

夜幕降临,营员们围坐一堂,沉浸在书籍的深刻智慧中。来自不同高校的唐仲英爱心社成员们,以书为媒,以心相交,从营前读的《管理成就生活》一书结合社团管理及社会工作,分享着各自的实践心得与反思。

 

四川大学馨心社的欧阳楠通过角色扮演分享小丽和小王的案例,讨论了工作压力、领导风格和员工情绪管理,强调了团队中的领导角色需关注员工价值和工作适配度等问题。

清华大学唐仲英爱心社的赵希维认为社团是个人成长的平台,强调了快乐工作、发挥优势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应通过公益活动、组织架构和创新管理,实现社员个人成长和奉献社会的目标。

清华大学唐仲英计划的彭芃结合自身的社工和志愿经历,探讨了管理中的适应性、持续改进与反思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个人的实践经验。

苏州大学唐仲英爱心学社的徐嘉通过分享阅读感悟,探讨了社员的组织结构、志愿服务活动和团队建设策略,讨论了社员活力维持等困惑,强调了社团家文化和真诚氛围建设的重要性。

清华大学唐仲英计划的刘雪天讨论了学生社团作为信任基础、教育载体和青年文化聚集地的重要性,分析了近年社团改革的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健康繁荣社团生态的策略。

四天九门课程精彩纷呈,大家不仅汲取了很多知识,更深度挖掘了自我潜能。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一次智慧的碰撞。展望未来,愿每一位营员都能将所学所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践行公益精神,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我们期待在下一个舞台,再次见证你们的闪耀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