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约”——第三届北方地区仲英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开幕式上,陈宏伟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山东大学以及青岛校区的基本情况。他表示,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山东大学始终坚持为青年人才的成长全方位保驾护航,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助力大家干成事、干大事。在唐仲英基金会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希望青年学者能够永葆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公益的热情,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在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携手同行。
朱莉在致辞中讲述了基金会坚持举办学者论坛的初衷,以及近年来在论坛设计上“从加法到减法”的转变。学者们这些年成长迅速,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立足专业开展的公益也越来越有成效。家文化使得这样的论坛有别于一般的学术论坛,她希望学者们放慢脚步,放下约束,全心体验论坛的每个环节,从彼此之间获得感召和力量。
23日下午,学者们在青岛校区体育馆进行了团体实践活动。通过团队圣塔、重走长征路等项目,不断增进友谊,碰撞智慧。
随后,在清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仲英青年学者冯乃希和王永香的主持下,来自6所高校的10名学者以及2名吴江区的小学校长开展了引人入胜的“Tang Talk”环节。他们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前沿研究以及相关实践应用,形成了对学科交叉的有益探索。
晚上,在各小组负责人的召集下,4个小组分别展开自由讨论。来自不同领域的仲英青年学者们分别就自己的研究领域、科技如何影响未来生活、如何平衡科研与生活的关系等话题展开了热烈地研讨。这种跨学科的交流对话,让与会者思想在碰撞中擦出创意的火花。来自吴江的校长团队也穿插其中,积极参与了讨论并且获益匪浅。
24日上午,论坛闭幕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仲英青年学者姜天霞的主持下于青岛校区博物馆报告厅举行。4位学者作为代表分别汇报了分组研讨的成果,论坛在唐仲英基金会项目主管张小丽的总结中落下帷幕。山东大学与清华大学的仲英青年学者代表进行了第四届北方地区仲英青年学者论坛承办交接仪式。
本次论坛唐仲英基金会特别邀请了学者们携家人一同参与。活动期间,学者及家人共同参观了青岛校区博物馆和考古实验室。其中,仲英二代们在研学课堂中参观了考古文物展、恐龙展,参与了皮影制作等体验活动,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研学结束后,博物馆馆长王芬为孩子们亲手签发了研修证书。
本次论坛由唐仲英基金会和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教育基金会、人事部、仲英青年学者团队(浩然社)承办。唐仲英基金会代表,来自全国6所高校的45名仲英青年学者、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吴江区的8所中小学校领导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