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和鸣|巴德乐团系列交流活动

发表时间:2025-07-08


巴德中西乐团 (Bard East/West Ensemble, BE/WE)创立于巴德音乐学院,其核心理念在于:音乐可以构建一种新型的文化关系模式——这种模式超越了简单的展示或交流,而致力于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他们汇聚中美音乐家,旨在共同创造(而非仅仅共处),构建一种尊重传统、同时探索新可能的共享音乐语言。巴德中西乐团的建立基于一个基本原则:中美双方的音乐传统各有独特价值——文化交流绝非仅是从西方向东方的单向输出。我们平等地融合来自两种文化的音乐家与音乐传统,创造出既尊重彼此差异、又能在音乐创作中发掘共性的表演。

这与唐仲英基金会的使命高度契合,即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中美之间的相互理解。
6月中旬,在唐仲英基金会的牵线搭桥下,蔡金冬带领巴德中西乐团与五个学校单位进行交流。6月11日,美国巴德音乐学院巴德中西乐团在同济大学开展星期音乐会专场演出;6月12日,为苏州湾外国语学校的学子们带来了一场跨越东西方文化的音乐盛宴;6月16日,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联合举办“乐韵交融・奏响未来”音乐交流活动;6月18日,在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的梦迪音乐厅为观众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音乐会;6月21日,在清华大学“乐见世界”系列活动中登台演出。
乐团将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的乐曲进行了重新演绎,用音乐搭建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 将悠扬的弦乐与管乐交织;《百鸟朝凤》借唢呐的华彩段落模仿百鸟啼鸣;《苗寨狂欢》 以跳跃的鼓点和欢快的旋律再现苗族节日喜庆;《霸王卸甲》 用铿锵的琵琶独奏与气势磅礴的打击乐烘托楚汉争霸的悲壮,彰显了乐团的艺术魅力和超强感染力。西方经典《阿巴拉契亚之春》与民族管弦乐作品《西北组曲》的对比演绎,更凸显了音乐无国界的包容性。

 

在不同的学校演出交流中,蔡金冬与大家结下了独特缘分。湾外吴江教师民乐团演绎了江南风韵显民族风情;师大附中同学们的吟唱与笛子独奏的余音与乐团之声应和;山东大学排练大师课上,蔡金冬带领山大交响乐团的学生们进行了曲目排练并进行指导,对指挥专业学生的建议启迪心灵。

 

交流活动践行美美与共的和谐原理,展现了不同音乐文化碰撞出的绚丽火花,启迪人们不断奏响文化多样性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