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美国唐仲英基金会“薪火”扶贫示范村建设项目进展汇报

发表时间:2010-10-29

  基金会指导老师孔祥秦在第六次唐仲英德育奖学金交流会上的发言(2010.10.03)

根据大会安排,我来介绍唐仲英基金会在陕西周至县做的“农业示范村”项目。项目村有广济镇的北双庙村和马召镇的虎峪村。说起北双庙村还有一个小故事。六年前唐仲英基金会在陕西周至县开展了“薪火乡村教育援助计划”,为项目实施,动员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同学做入户调查。除了调查表外,大家还有许多见闻也同时发给唐仲英基金会网站。有一篇文章引起徐小春女士的注意,叫做《有钱造庙,无钱造校》,说的就是广济镇的北双庙村,当时村里的小学校因为缺钱建不起来,可是就在校址对面200米的地方,村民在热火朝天地捐钱造“刘关张三义庙”。可见,新农村建设不光是缺钱,还有一个观念的改变。基金会打算开展“薪火乡村援助计划”。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唐仲英基金会会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广处创立了“基金会—农业大学—农户”的模式:项目经费下拨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广处,推广处组织种植、养殖和技术培训三方面教师组成项目专家组实施项目。西农大专家组为北双庙村确定“奶—沼—桃”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即:平均每户养一头奶牛,修一座沼气池,种两亩大樱桃。四年过去了,今天到北双庙村可以看到一座现代化奶牛养殖场,有240头奶牛;经过一池三改,即:建沼气池时对每户厨房、厕所和牲畜圈精心改造,厨房使用沼气,厕所和牲畜圈都是水冲式加水封,村子里很少有苍蝇了;沼气池产生的沼液和沼渣是大樱桃很好的有机肥料,450亩大樱桃已经蔚然成林。而虎峪村,专家组根据半山区的条件,确定种植优质核桃适应退耕还林,千亩核桃,200亩已经挂果。怀着丰收喜悦的农民给唐先生和基金会寄来了核桃和大樱桃,感谢唐先生的帮助。

回想几年来的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北双庙村已经养了100头奶牛时,遇到了“三聚氰胺”事件,曾经有一段时间牛奶没有人收购不得不倒掉,不少农户低价卖掉奶牛;种植大樱桃和核桃,树苗刚栽下,农民又种上庄稼,庄稼长得快把树苗都淹没了,还要动员干部组织人割掉庄稼;专家组做农业技术培训,免费发教材,还带书包,大喇叭喊叫半天也没几个人来,而现在本村的不用说,邻乡、甚至邻县的都来了,经过培训的农民参加考核,25人获得初、中级专业技术证书,可以凭技术赚钱。当年专家推广高枝嫁接,竟有农妇抱着专家的腿不让上树,现在抢着拉专家到自家地里嫁接。

就连我们指导老师也跟专家学了不少知识,象大樱桃怎样拉枝、头两年结的果子不能保留,属早育,得摘掉;养牛是“重女轻男”,公牛犊生下就处理了,母牛犊不能跟妈妈在一起,必须上幼儿园,还得一头一圈……

如今的北双庙村,全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全部农田采用埋管滴灌技术。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唐先生的朋友、美国百人会的朋友都来参观。

作为外行,我讲一个开头,后面请项目专家组首席专家、农林科技大学曹斌云教授做详细介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教授的发言(2010.10.03) 

2005年12月,美国唐仲英基金会在我校设立“唐仲英德育奖学金”的基础上,为发挥我校科技力量做好在周至县开展的扶贫工作,与我校签定了“薪火”扶贫示范村建设项目合作协议,由基金会出资,我校组织专家在广济镇北双庙村实施“奶牛-沼气-大樱桃”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村建设项目,在马召镇虎峪村实施“杂果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以扶持指导农民发展农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经过4年多的努力,两个示范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预期计划目标。